2024年岁末,三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出品的纪录电影陆续进入院线上映,分别是聚焦北京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您的声音》、刻画新时代奋斗者群像的《盛世如愿》以及反映新中国防灾、抗灾工作的《极限守护》。
作为纪录片的重度“发烧友”,我分别观看了这三部纪录电影。身为看着《新闻简报》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中央新影对我们并不陌生,它诞生至今近90年,曾产出了大量最重要、最具有文献价值的新闻纪录片,成为共和国的历史影像档案馆。
不管身处哪个时代,我们总是能从中央新影纪录片人创作的作品中,感受到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团队薪火相承的传统。“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中央新影的前身——八路军总政治部延安电影团成立四年后的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和总结了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根本问题——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服务于人民。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我以为一直是几代新影人所坚守的重要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中央新影的发展历程中,从这个团队所摄录的40多万分钟的纪录电影素材中,我们能深深体会到扎根生活沃土,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创作传统;我们能深切感受到那种文章归于人心、立言达乎民情的纪录者情怀。
2024年末公映的这三部纪录电影,题材各异,风格不同,但如果梳理它们共同之处,那就是创作者都同样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咀嚼和消化生活,在丰沃的生活土壤上,刻画细节,塑造形象。
纪录电影《您的声音》聚焦于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带动的城市治理改革,本身这个题目,政策性强,宏观而浩繁,容易让观众感觉枯燥,但可贵的是,导演选取了七段发生于基层的凡人小事,从北京市民和基层社区干部的视角,从万家灯火、柴米油盐里发生的碰撞、矛盾出发,生动讲述了一个自下而上、推动城市治理的新时代故事。影片里的人物,似乎完全无视了镜头的存在,松弛地呈现生活的本真面貌;影片里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它们以自然、合理的状态展示在观众面前。创作者没有回避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群众的诉求、意见,但创作者抓住了生活的本质,并以此构建起含蓄又坚定的主题,让看似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都在润物无声的累积和递进中形成宏大叙事。看完电影,我会记住不辞辛苦,有时会遭遇误解的社区工作者小徐,会因为居民李奶奶的故事而发出会心一笑,看到邻里间关于加装电梯的争吵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绝不可能是偶遇;靠摆拍和表演,也无法达到这种似曾相识的真实,“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我们坚信,纪录片的魅力与价值,一直在于深入生活、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和镜头——而这,理应是我们每一个艺术创作者所应珍惜和延续的艺术观和方法论。
在中央新影近期呈现的这三部纪录电影中,我们都能清晰看到这种宝贵的传统。电影《盛世如愿》用六位普通岗位奋斗者的故事,刻画了新时代中国奋进的群像;电影《极限守护》更是以人道主义的立场,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讲述了中国抗灾、救灾、防灾的制度优势和显著成就。
我们发现,宏大的主题,总是能被中央新影的导演们落地于平凡世界,落实于微小的切口、真实的故事。那些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他们的真实经历、他们的甘苦冷暖、他们的憧憬梦想、他们所从事的伟大实践,层累起时代的高山。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阐释了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色。从抗战烽火年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影创作的纪录片作品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觉悟与诚意。
时代总是在不断变化,艺术的手法、品位和风格也“无日不趋新”,然而,植根于平凡生活的土壤,时刻与人民同在,这始终是艺术作品成功之所在,也是一个团队所应一直秉承、延续并努力发扬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