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毒眸文娱大会暨有好戏观众选择活动在京举办。在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背景下,毒眸邀请经济学家、文娱产业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话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探讨的种种关键议题。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着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与会嘉宾在讨论中,结合中国经济环境和世界电影发展的总体趋势,围绕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范玉刚表示,当前,电影产业已进入国民经济发展大循环中,是经济博弈的重要阵地,而产出文化精品更是世界文化力量博弈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认为,当前消费变革表现为个性化、差异化、圈层化和体验化,背后是消费者更愿意为体验和情绪价值埋单,这也将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电影产业该如何适应消费需求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更多地覆盖小众市场,是从业者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当前,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征途中,这要求电影产业构建起全面的工业系统,其中不仅包括电影本身的高质量、多元化制作,还涉及IP的开发与扩展、消费基础设施的完善、周边产品和系列产品的创新,以及持续迭代的能力。
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刘开珞认为,工业化生产强调准确性、分工合作和可复制性,类型化的产品体系是电影工业化的关键部分。他结合《流浪地球》的创作经验谈到,“在电影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我们有越来越多跨行业的生产者来帮我们一起完成分工的丰富化”。保利影业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挺伟从头部效应、拉动效应、辐射效应三个维度阐述了电影的产业特征,他表示:“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不仅是票房一个数据,当下更需要对电影本体的坚守。”
推动电影产业工业化转型升级,离不开更成熟的产业价值评估与投融资模式支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赵龙凯的发言从金融视角展开,他认为电影产业的价值常常是被低估的,因为电影被视为半公共产品,仅以票房衡量其价值远远不够。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产业协同中心副主任王义之也表示,电影对拉动其他线下消费有着巨大帮助,需要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视角看电影产业,他呼吁未来能有更多利好举措以应对行业可能到来的动荡。
2024年,有多部电影陷入舆论风波,相比过去,国内的电影舆论生态变得更为复杂。文娱大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提出可以尝试建立一种评价与引导的体系,甚至可以在国内设立可信、专业且观众接受度高的奖项,让大家对电影形成一套可量化的审美标准,然后再去影响高质量创作,“把建立严肃、健康的评论生态放在第一步,进而去思考舆论和评论的搭配,这也需要管理者、平台以及各种社会机构组织多方面的努力。”
《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认为,当今市场环境对电影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他也表示,电影应该越来越丰富,创作者们应该有本事出一些“新招”,完完全全打开自己的思想,而不是闷头去猜观众喜欢什么,“电影产业穿越周期的秘籍,是创作者永远走心、永远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