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公映的《孤星计划》首映活动所到之处尽是人气“爆棚”,令电影院再次热闹非凡。这种朝气蓬勃的景象一方面当然得益于影片有着人气偶像演员担纲主演,另一方面更源自影片全面面向年轻代际观众的创作意图。《孤星计划》青涩却有力量。它将谍战悬疑和青春元素桥接的手法,或许能够成为历史题材影片值得探索的道路。
黑色电影的壳,热血救亡的核
《孤星计划》的导演徐展雄在执导筒前是颇有名气的影评人、译者。他翻译的《黑色电影》和《重访希区柯克》都是颇有影响力的专业电影书籍,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迷影人对黑色电影、悬疑类型的痴迷。
《孤星计划》的故事以上世纪20年代白色恐怖背景下的上海为背景,围绕出身底层的李一民、上海大学学生丁梦华以及曾为同窗,后加入国民党暴力机关的许天平三位青年的命运抉择展开。而故事的主线则聚焦在一次地下党员的营救撤离行动上。
徐展雄深厚的黑色电影审美积累在影片的视听设计方面得到了用武之地。彼时华洋混杂、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上海滩,在片中浓缩为提篮桥监狱、《申报》报社、邮轮渡口以及犬牙交错的棚户区等几个主要场景。幽暗的光线,利用窗户和门框等做出的遮挡效果,以及打破视觉习惯的拍摄角度这些黑色电影的经典视觉设计都极大地烘托了影片的悬疑气氛,凸显各路人马之间的心理角斗张力。
微观角度上,绿色钢笔、作为密码本的《悲惨世界》和藏匿伤员的老爷车几个关键道具的设计也很别致,有效地拉升了影片的叙事效率,一直抓着观众的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主角们碰头的地点选择了让影迷为之精神一振的空间——电影院。这个屡次在《无间道》《悬崖之上》等影片中使用的场景,将主角们置于明暗之间,让影片的黑色腔调恰到好处。主角们在电影里看的竟然是如今的“国宝级”影片《劳工之爱情》。这个底层劳工纯纯的爱情喜剧故事也和主角李一民的情感线索不谋而合,足见创作者的良苦用心。
新生代扛大旗,中生代飙演技
代号为“孤星”的营救行动将三个昔日同窗,如今的地下党、记者和国民党军人组成的主角三人的命运牵缠在一起。
这是“人气小生”王源首次担纲剧情长片的主演,饰演有勇有谋的女记者的是张雪迎,而表面不露声色,内心暗潮涌动的国民党军人由青年演员梁靖康来演绎。其他可圈可点的青年角色还有因《封神第一部》走红的此沙。几位演员将主角的青春热血和救亡理想之下的义无反顾都做了颇具感染力的演绎。
与青年组形成呼应的是这次令人刮目相看的中生代演员组:李晨、印小天、韩童生、余皑磊、董勇、袁文康都有不同以往的银幕表现。尤其是印小天,他将一个身份暧昧复杂,乱世之中展露极强求生欲的灰色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是影片一大看点。
而姚安濂、张建亚、林栋甫等“老戏骨”的加盟不仅为影片增添浓浓的上海味道,也分别借用各自照片冲印师、钢笔维修师傅和报社编辑的职业身份,为主线故事补充出一派丰富的值得玩味的社会历史背景,为影片贡献多个既令人心酸也令人鼻酸的感动场面。
极致反转走向高潮,番外令人浮想联翩
《孤星计划》全片叙事推进很快,在整个主线营救任务成型之后,各路人马迅速展开行动,潜伏、解密、追击、暗杀和正面对抗不断上演。这样的高密度高节奏,是专为熟悉密室逃脱和“狼人杀”等心智游戏的青年一代观众设计的。
影片在几个叙事关键节点,更将线索铺陈与剪辑技巧升级结合,以“时间游戏”的技巧来实现多次反转,营造了一种“没有人是安全的”危机氛围,令自以为掌握全知视角的观众多次落入对局面的“失控”中,利用这种心理落差,进一步增强影片的刺激感和视听冲击力。
前面提到影片除了围绕三位主演展开的“孤星”行动,影片为行动设置了“对抗组”——中生代演员担纲的“反派”,以及“老戏骨”做“绿叶”的一组角色来丰富叙事。在影片最后,观众还能够管中窥豹觉察到影片为故事设计的真实历史维度。
我们能够在接近片尾的段落看到李大钊、瞿秋白等真实历史人物一一出场,虽然都是惊鸿一瞥,但他们或振臂高呼,或慷慨陈词,分明在提醒着观众,“孤星”行动虽然只是星星之火,但却终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