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次突如其来的逆天火灾把巴黎圣母院这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宗教圣地、完全哥特式教堂置于行将覆灭之境,近期经过修复重建焕然一新。电影《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一部以这场火灾为表现对象的剧情片,但却是一部独特的电影。该片导演让·雅克·阿诺是法国功勋级别的导演,一向与中国友善且文化交流很多。《狼图腾》(2015)作为一部中法合作拍片的佳作,呈现了超越时代的环保、生态、自然文明等世界性主题,是中外合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也超越了单纯记录一次巴黎圣母院火灾的纪实电影,而趋向灾难电影类型,趋向一种具有史诗气质的“事件电影”,从而籍由对火灾和火灾中人的表现,表达出“人类文明的重要角色在灾难面前的脆弱与坚强”的主题意蕴。
纪实与虚构的变奏与交响
该片从一个第一次上班,专管火情警报的工作人员开始,像生活流新现实主义纪录片一样严格按照时间轴来叙事,以大量的影像运动铺垫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巴黎每日生活,营造着大火发生前的富足、安详气氛和日常气息。影片的纪实风格追求颇为明显,几可乱真。整部影片围绕火灾如何发生,如何被人发现,如何慌乱应对,如何虔诚祈祷,又如何众志成城,一直到火被扑灭,完全是顺时针线性时间叙事,就像纪录片一样还原了这场令人痛心的火灾。
为了增强这种纪实感,影片大量模拟,试图真实再现火灾现场。据悉,筹备期间,阿诺和团队在网络上征集人们在火情发生时拍下的影像资料,最终收集到3万多条视频素材,并对这些影像素材进行分析。同时采访了参与此次救援的一百多名消防员,力求在坚持新闻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电影叙事。
在此基础上导演让-雅克·阿诺在这部电影中采用的大量巴黎圣母院外部燃烧视角的竖屏影像。于是看这部电影时,常常觉得电影是用了当时的新闻镜头或照片。但实际上据说并没有用太多这些真正的新闻材料,除了这一部分外部燃烧视角的竖屏影像,超过95%的镜头都是在摄影棚或其他教堂内用真火实景拍摄的。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以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为对象,以纪实的表象进行虚构和叙事的剧情片,一部灾难类型电影。该片采用IMAX特制拍摄和超大银幕放映,高清画质,真实的音响效果等手段,极力营造沉浸式氛围,使得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虚构性剧情化而再现于大银幕。这种依靠成熟的技术营造出的现场沉浸式画面带来的宏大沉浸感,加之上帝般的全景视角,极易引领观众沉浸式地感受体验到那场火灾的全过程。
荷兰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曾经说过,“当代纪录片的趋势是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因此,故事片与纪录片界限日益模糊。《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也有这种特质,即致力于新闻事件真实性与电影创作艺术性的平衡,通过纪实/虚构的变奏,对两者界限的有意模糊,使影片称得上是欧洲电影传统、法式浪漫与美式剧情、灾难类型和奇观追求的融合。
英雄群像:温情的圣殇与人性的救赎
灾难电影的主角总是英雄,《巴黎圣母院》所讴歌的,恰恰也正是一些忠于职守,热爱法兰西文化,有着宗教虔诚和文化自尊自信的普通人英雄,是群像式的“英雄”。导演采用了多重视角,集中且全面地呈现这场火灾事故24小时内发生的状况,圣母院员工、消防队员、政府官员、游客、民众等,都是电影的角色,是故事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第一批进入火场的消防员都非常年轻,有的仅19岁,还有两位是女消防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实际救火。进入火场前通过嚼口香糖抑制紧张心情。但她们一到火场就与火情斗智斗勇,勇毅前行,展现出英勇无畏、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正是救火的普通年轻消防员的努力,得以让巴黎圣母院的建筑主体和两座塔楼留存下来,教堂文物也得到妥善转移,没有重大损失,救援中更无一人伤亡。法国消防队是部队编制,所以两个现场指挥的将军的形象也颇为生动。一方面,他们以沉着冷静的经验和魄力指挥救火,一方面又恪守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原则,爱护下属,不让队员以生命冒险。他们强调消防员的职业信条——可以为援救生命而牺牲,但不能为援救石头而牺牲,无论它是怎样的石头。因为建筑倒了还可以重建,生命逝去无可挽回。
该片还探讨了火灾背后的人为因素和社会责任,委婉地批评了安全管理的疏忽。影片在失火原因上做出自己的暗示,但这些暗示又是多元的,并无特指,只是可能,例如电器设备的年久失修和电路短路,施工现场疏于管理,可燃物随意丢弃,施工工人烟头乱丢,有烟头被风卷入教堂,教堂管理者不专业,大意麻痹,临阵慌乱,看到手边灭火器都不用起来只管跑,失去了灭火的最佳时机。这些细节,与其说是确实存在的火灾隐患,不如说是导演的思考和分析,也毋宁说是影片对以后此类文化遗产防火的“寓言”和预警。
影片的反思还不止于失火,也反思了救火的延迟,巴黎交通的瘫痪,对消防车的堵塞,第一批到达的消防队只有9名成员——显然,在导演看来,仅仅重现灾难本身和揭示原因是不够的,世上也没有后悔药。向观众传递怎样的正能量主题,化灾难为警策,为启示,为文化文明的弘扬,才是最重要的。不同于一般灾难片往往表达对人类与命运艰难抗争的歌颂,该片展现了人类面对不可抗力时的弱小与悲哀,面临百年文明即将化为乌有的无可奈何,正是这样的真实迸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通过工作人员与救火队员的限制视角与全片的全知视角的交替进行,将人物的各种行为一一再现,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自嘲但没有高调的道德审判,但有无言的惋惜、捶心的痛苦,影片实际上是沉着而冷静地揭示出“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样一个真理。
巴黎圣母院作为著名的宗教场所,宗教文化角度的关怀必不可少。导演以一种宗教的悲悯达观的情怀表现了灾难来临时亲历者的无助与惶恐、悲怆与感动。导演善于用小人物塑造和细节表现,消防队员之外的诸多小人物,那些路人甲乙丙丁也非常精彩,于无声处蕴含满满的情怀情感。除了发现火灾和救火,影片最重要的剧情是基督教圣物荆棘王冠的抢救。从某种角度看,这顶荆棘王冠是电影剧情的类似于“麦格芬”的东西,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情节装置,它推动情节的发展,为推动情节提供动力,但它并不影响救火故事本身,却是一种情节的“润滑剂”。抢救荆棘王冠成为救火之外最富有戏剧性和喜剧性的平行情节。匆匆往回赶,一路磕磕绊绊,遭遇各种窘境的教堂管理经理,成为电影的喜剧调味担当。王冠的真假风波陡起,第一次抢救下来的王冠却是为了防盗而做的仿制品,几乎让人哭笑不得,保险柜密码的忘记和惊险复得,都浸染了特有的法式幽默,在严峻无情的大火和悲情中作了心灵的舒缓和情绪的缓冲。
总之,导演在烈火熊熊,危机四伏的剧情中将法式浪漫幽默和温情乐观表现得淋漓尽致,传达了法国人虔诚的宗教信仰和豁达的文化精神、文化魅力。或许可以说,一次不幸的火灾,却因为一部电影而因祸得福,让巴黎圣母院更加有名,更成为法国文物展示、旅游宣传的活广告、法国文化弘扬的鲜活教材。这就是艺术的力量、电影的力量。
(作者为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