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11月18日,吕剧电影《铁门关》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研讨会由中国电影基金会、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戏剧影视界专家童刚、张丕民、仲呈祥、丁荫楠、陈涌泉、黄宏、刘星、杨凤一、喇培康、王兴东、江平、秦振贵、路海波、皇甫宜川、丁震等专家与影片主创等共聚一堂,对戏曲与电影的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吕剧电影《铁门关》由龚应恬执导,吕剧名家荆延国、胡静华主演,影片取材于清朝年间利津县历史题材,讲述了利津籍翰林院候补王会英回乡送功德匾,发现家乡几级官员一手遮天,虚报朝廷,打压民举、民愤,草菅人命的不堪内情,于是微服私访,冲破重重阻碍查清案情,为民请命的故事。
戏曲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戏曲电影的拍摄中,既要张扬戏曲的写意之美,又要运用电影的现代技法,通过电影来放大戏曲的特有本质,虚与实的结合是戏曲电影创作的难题。研讨会现场,吕剧电影《铁门关》中演员精湛的人物刻化与演唱,吕剧民族器乐与交响乐、高清画面与杜比声响的交相辉映,都给与会专家留下了深刻生动的印象。专家们从不同专业角度对本片以“戏不离情,情不逾理”的艺术化表达,将吕剧特色与电影手法结合的成功探索给予了一致肯定。
◎ 专家发言摘要:
童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唱腔字正腔圆、故事通俗易懂
《铁门关》是我近几年来看到不可多得的戏曲电影,要从戏曲上讲,是唱腔字正腔圆,故事通俗易懂。有些戏曲电影纯舞台表现方式,不利于视野的开拓,这部影片让很多摄影棚场景和戏曲舞台场景展现有了想象空间,可以说充分用电影语言发挥出戏曲的魅力,是非常成功的。
这部电影很有现实意义,它的审美应该符合多数中国观众审美需求,比如清正廉明。还有怎么处理好情与法、公与私、家与国,这部影片做了很好的回答。
张丕民(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
让优秀的民族戏剧文化再创辉煌
中国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中能精彩展现民族根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艺术智慧的结晶。吕剧,始于东营,发源于山东,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传承和实践积淀,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的艺术品种,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戏曲门类。当年的吕剧《李二嫂改嫁》曾在银幕首开吕剧电影之先河,而今天的《铁门关》更是基于历史自信和较高政治站位上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弘扬和光大。以崭新的形式和方法表现传统的艺术,让优秀的民族戏剧文化再创辉煌,这正是《铁门关》拍摄的意义所在。
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
中国的戏曲艺术繁荣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这部影片的拍摄,是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次生动实践,充满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影片用吕剧形式展示了王氏家训实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清正为官、一心为民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条最重要。中国的戏曲艺术繁荣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吕剧历史上遍布江苏、安徽、山东三省,它是八大剧种之一,《李二嫂改嫁》等剧目在全国影响广泛。但是近年来没有拿出一个很扎实的剧目,像当年昆曲一样,迫切需要有一个文化内涵、艺术品位的好戏,现在这个《铁门关》是走自己路的一种实践,我感到敬佩。
丁荫楠(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导演):
戏曲电影是“角儿”的艺术
很多戏曲电影磨炼很长时间以后相当厉害,现在很多电影剧作不行的原因是底蕴不行,所以从戏曲片吸取优秀的素材变成故事片。戏曲最大特点就是没有看戏曲故事,故事都知道,就看怎么演,所谓“角儿”的艺术,它跟别的不一样。我认为一个导演不拍戏曲片就不能成为导演。
陈涌泉(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
戏曲电影是“盛开在银幕上的戏曲之花”
戏曲电影究竟是电影还是戏曲?应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当时有一个比喻,戏曲电影是“盛开在银幕上的戏曲之花”。具体到这部作品,整体来说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艺术质量、技术制作都是相当不错的。戏曲电影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怎么把电影和戏曲、写实和写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部电影在戏曲化方面,是充分尊重戏曲的美学特征的,虚与实把握得比较好。
过去戏曲界有一个说法,戏曲的戏是细节的细,关键是把人物写得更加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在当下敢于把清官题材理直气壮地再一次搬上银幕,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
杨凤一(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昆曲表演艺术家):
中国戏曲片发展的风向标
我觉得这部影片选题非常精准,从剧本角度,从戏的角度来说它的社会意义、教育意义是非常广的。我一直在想戏曲电影片如何定位,到底戏曲片是要按照电影形式来拍,还是按照舞台剧形式拍?这是需要探讨的。我觉得这部影片是中国戏曲片发展的风向标,对未来戏曲片的发展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喇培康(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影股份原董事长):
借助大众传媒手段,弘扬小众戏曲文化
吕剧是中国的八大戏种之一,知名度很高,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比较小众,但是在山东还是很有群众基础的,广受山东特别是东营地区老百姓欢迎,把这样一个吕剧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要传承、要保留、要保存、要发扬、要弘扬,我觉得必须借助电影这个大众传媒手段,弘扬小众戏曲文化。
这部影片选题非常好,虽然山东有很多优秀剧目,但是选择了这样一个剧目,把它搬上银幕,这是一个反腐剧,和当下中国“苍蝇”“老虎”一起打的高压态势、反腐形势非常契合,给我们国家开展的廉政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教材。
江平(国家一家导演、资深电影监制、中影股份原总经理):
希望通过《铁门关》让更多人了解吕剧
戏曲电影不容易,感谢专家和媒体对戏曲电影的关注,尤其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戏曲电影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脉与国脉相通,文运与国运相连”,我们拍这部戏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总书记“七一讲话”当中第一次提到“两个结合”,提到特别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文化当中有精髓,有糟粕,所以总书记高屋建瓴提出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个戏曾经救活过一个剧种,我们也希望《铁门关》让大家知道八大剧种当中还有一个吕剧,从“驴剧”到吕剧本身就是一种从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唱着玩的东西,到变成一个剧种,到最后在周总理支持下屡次上银幕,但是至今间隔三四十年没有人好好在银幕上看过吕剧了,我们做出来了,这是我们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做了一点点事情。
刘星(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著名剧作家):
一流的团体、一流的演员、一流的制作
这部电影好就好在故事好,有人物,尽管不是旦角为主角的,但是立得起来。这个演出团体称得上上乘,一流的团体、一流的演员、流的制作。为什么特别赞同《铁门关》这三个字?实际就是在国家的利益面前,在大局面前怎么样过关,在个人的利益面前,在家庭的利益面前怎么过关?矛盾写得也很好,写人物就要写矛盾,这个矛盾冲突合理合情,合乎逻辑,不让你看了很生。
秦振贵(中宣部电影剧本策划中心副主任):
让观众对吕剧唱腔有了新的认识
看完之后首先感受到平衡之美,第一是情和法,基本是一锤定音,上下都点到了。第二是贪和廉的对比反差、家和国的平衡、戏曲和电影等几方面处理得非常好,戏曲是“角儿”的艺术,唱腔、表演是紧紧围绕人物来的。
影片场景、化妆、道具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精益求精也是特别让人敬佩的,同时精致也体现在唱腔上,让观众对吕剧唱腔有了新的认识。
王兴东(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著名编剧):
影片人物塑造非常成功
无论是戏曲电影也好,动漫也好,警匪片也好,最终看的是塑造人物形象。这部片子王会英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用吕剧也好,唱腔也好,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出来了,是非常成功的。
一般写剧本不会写人物自我矛盾,他的唱腔一直贯穿着,大概有17分钟,那段自我矛盾的戏写得太好了。戏剧的根本就是写自我矛盾,怎么表现人的自我矛盾,在电影创作来讲叫两难抉择。
山东挖廉政文化、历史素材,老百姓都能看得懂,我觉得这个做得非常好,大家一看都懂。有些戏曲一旦记录下来将成为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一块城墙的砖,永远镶在“铁门关”上了。
黄宏(著名表演艺术家、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
电影是工具,戏曲是本体
我对这部戏有很特殊的感情,吕剧我感觉很亲近,因为我父亲是说山东快书的,山东快书跟吕剧有不解之缘,相互借鉴,在艺术上有共通之处。吕剧是八大剧种之一,无论是提到吕剧,听到吕腔,看到了黄河,我都有情感。
这部电影看完以后有一个感觉,到底是电影服从戏曲,还是戏曲服从电影?我觉得它掌握的尺寸非常好。电影一定是工具,戏曲应该是本体。这部戏不是利用电影衬托戏曲,而是给电影增添了光彩。
路海波(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原主任、博士生导师):
一部有思想的好电影
铁门关不仅是地理的地标,而且是思想和精神的地标,铁门关和山海关是全国最重要的26个关隘之一,铁门关、人情关、法治关、心灵关,我觉得这个戏的立意非常高,这是毫无疑问的。大家都谈到一个问题,戏曲电影,它既是戏曲,同时又是电影,电影是给搬上银幕的戏曲作品锦上添花的,增强传播效果,让更多人热爱戏曲,热爱传统文化。
这部电影是一部有思想的好电影,是人物鲜活的有思想的好故事。这个戏不光是地理地标,在利津县、东营好好宣传,而且铁门关是思想和精神的地标,反腐倡廉的,是民族文化思想的地标,在全国范围推广也很有必要。
皇甫宜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题材和叙事有丰厚的时代意义
这部影片题材和故事叙事上有丰厚的时代意义,它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在戏曲电影创作上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值得研究推广和传播。这部影片“情”写得好,“法”写得好,情真意切,法就是铁面无私。面对情和法,人物内心纠结、选择,把人物内心世界、内心情感以及官员对民众的责任都揭示出来了。
在电影处理上,这部影片最大的优点就是保留了戏曲表演唱腔,整个结构差不多是保留了戏曲精华基础上,用了创新意味的电影镜头语言,来对舞台空间进行拓展。通过电影的语言,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戏剧冲突更强烈,故事感更强,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力很大,所以它在戏曲电影的表达上非常有效。
丁震(著名青年导演):
用镜头语言精准展现细微的细节
我是第一次接触吕剧,来感受吕剧的魅力。第一次看吕剧,非常新鲜,导演在这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工夫,用镜头语言把戏曲很多细微的细节表现得非常精准,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非常佩服导演,因为戏曲电影拍起来非常麻烦,首先得先录音,把录音录好,电影手法旋律包括弦乐加入,整个场与场之间的过渡做得特别好,特别能够衬托人物情感。
陶鹃瑜(中影股份制片分公司副经理):
影片彰显了反腐倡廉的教育意义
电影创作一直是中影股份核心业务之一,截止到今年公司陆续投放出了《流浪地球2》《志愿军:雄兵出击》等20多部商业影片。过去几年我们参与制作和自己主投主控京剧类戏曲电影总数量在10部左右。这次是在京剧戏曲电影之外跨了一个门类,参予了吕剧影片《铁门关》出品。影片以守正创新的形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彰显了反腐倡廉的现实教育意义,是助推作为国家八大剧种之一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吕剧艺术发展的艺术佳作。
刘树波(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对擦亮吕剧金字招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营是黄河入海口城市,也是吕剧的发源地,有吕剧之乡的美誉。吕剧电影《铁门关》讲述了清末监察御史王会英的故事。该影片基于山东地方戏曲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反腐倡廉,故事内涵深刻,表现形式颖,富有感染力,是一部艺术的创新之作,可以让人们领略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感悟到影视作品的力量,对于提升山东地方戏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的影响力,擦亮吕剧金字招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