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广西贺州近年来注重加快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进程,传承保护贺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扎实推进民族语电影译制和放映工作,满足更多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语言电影文化的需求。据统计,仅在2021年,全市放映民语(壮、瑶)电影140多场次,译制民族语电影2部,惠及各族群众20多万人。
贺州市对照《“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要求,认真学习研究,结合本市实际,就持续推进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放映工作进行了规划。贺州市文广旅局、民宗委、民语委、广播电视台、桂东院线公司等相关部门根据现状,多次深入基层了解全市各族群众的需求。根据群众的喜好,让群众看懂、看好电影,持续改进电影少数民族语译制工作,促进电影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优势,让农村电影放映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为民惠民益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 并以此为突破口,着力让其成为提高各族群众干部素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的助推器。
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各县(区)的语种丰富多彩,“隔村不同语”,同是瑶语,因地域差异而不同,一个“盘瑶”节目,在富川瑶族自治县就不能通用。走遍全市所有语种区域,问计于群,收集原始信息,形成调查报告,通过分析梳理,把其分列为“盘瑶”、“平地瑶”、“壮语”三个体系,并据此指导县(区)管理站通过电影数字节目交易平台订购影片,解决民族语区域的观众看不好电影的困扰。
二是紧贴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针对新时代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在民族语“译制—放映—开发”上探讨良性循环机制。通过搭建民族语译制团队,一方面解决属地缺乏瑶语节目的窘境,提升民族语地区电影放映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利用民族语语种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和民族语语种的神秘感,开发语言文化传承的新项目,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需求,作为加快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开辟现场译制馆、体验欣赏馆,将流动放映向固定放映过渡,推动“公益+商业放映”模式,力争成为带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一个品牌和亮点。
三是推进民族语电影放映。贺州市成功译制的“本地瑶语”电影《十八洞村》讲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故事,因为语言相通受到当地瑶胞们的钟爱,虽然节目时长达2个小时,仍然为瑶胞津津乐道。据富川县“平地瑶”语区域的连山镇、白沙镇、古城镇、新华乡以及相邻县(区)乡镇等观众反馈,通过观影接受影片所揭示的脱贫攻坚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解。
四是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以电影放映为纽带,汇集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打造服务少数民族的电影放映文化活动品牌。如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联合各县(区)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到瑶寨村屯开展民族语电影放映活动;指导全市放映单位放映民语(壮、瑶)电影140多场次,惠及各族群众20多万人。
未来,贺州市将继续以电影公共服务为纽带,以民族语电影译制为载体,把电影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农村电影放映、媒体宣传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优势,共同打造一个朝气蓬勃、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品牌,提升各族群众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观影率和吸引力。
此外,继续开发民族语译制服务链,围绕译映两手抓,以译带映,通过译制—放映—体验—推广的推进,让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公益服务再上一个台阶。通过向相近语种的县(区)着力推介普及这些亲民节目,使之成为贺州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升级优化”的一个发力点,按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电影公共服务守正创新,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迈出新步子,为提升各族群众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出积极贡献。
(稿件来源: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