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元宇宙”概念,已然成为国内外各种媒介话语所广泛追捧热议的话题,如何定义“元宇宙”?进而,与“元宇宙”相关的一系列概念,诸如人工智能、虚拟引擎、区块链、5G、VR、AR,以及人机融合智能等进一步引发关注,与之相关的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以及人类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等,对于未来电影创作与产业建构也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12月17日下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举办题为“‘元宇宙’:基于人机社会交互的电影及其未来发展”的第39期影视大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董未名、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孙承健,围绕 “元宇宙”进行探讨。同时,此次大讲堂首次开设了博士对话环节,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剧影视系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四位在读博士与主讲人进行对话。本次大讲堂由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主持。
赵卫防认为:“元宇宙”的概念出现以后迅速火爆,业界学界都在对“元宇宙”的概念进行诠释和读解,更重要的是进行应用。“元宇宙”概念由于其天然的数字性,其和文艺创作、内容生产尤其是和影视创作的关联度比较高,互动性也比较强。“元宇宙”之于影视创作就是一种现实和虚拟影像共同的综合系统,这里既存在现实与虚拟影像之间的美学关系,但更深刻的是通过这些更加能够审视现实与虚拟影像之间的哲学关系。他表示,对“元宇宙”进行更深入的认知和互动是影视学界的热点,他呼吁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概念通过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多方位的研讨。
在大讲堂上,董未名认为,影视相关内容可以作为场景交互的元素,将电影IP结合VR/AR/MR技术重新设计现实场景。另一方面,影视接入“元宇宙”之后,需要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同时为用户提供一些简单易用的工具包,降低科技和艺术的门槛,能够让普通用户参与创作。孙承健表示,从数据与信息的角度而言,“元宇宙”试图要建立的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也即是“在这个全球互联的信息空间中,真实与虚拟之间不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差异,新形式的人机交互将对几乎所有的生活问题产生巨大而普遍的影响”。
博士研究生马驰认为,在电影题材和内容生产方面,创作者可以依托“元宇宙”建构“化身”、“空间”的方式;人们的虚拟身份,也可以作为创作者,参与到基于AI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片厂、虚拟影院,甚至创作电影活动之中;电影创作者也可充分利用“元宇宙”时空与文化信息,多维度取样,将其材料运用在电影创作上。博士研究生张宇欣表示,除了静态图像外,最近涌现出了在视频、3D建模和立体图像上进行艺术风格迁移的探索研究,这在影视和“元宇宙”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博士研究生张鹤炀认为,在“元宇宙”技术下的未来电影是在行走和行动中体验。电影成为被刻画的意义地图。行动的过程变成了阅读文本的过程。在虚拟世界同步交流过程中,电影在可能性和规定性之间摇摆,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生成,在具身体验中去呈现。虚拟现实交叠基础上,电影在人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实现构建。
博士研究生陈昊表示,当“元宇宙”为代表的虚拟技术出现,选择性关注将会造成大众对其好处的过度强调,习惯化又将造成大众对自身所处的真实世界的忽视。这些可能造成人类对真实世界依赖的降低,在“幻觉世界”中影响了主体对“真实”的感知。
(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