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共赣州市委、赣州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广播电视局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融媒体中心、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承办的影视创作与红色资源开发专题论坛在江西赣州举行。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电影家协会主席,上海电影集团原董事长任仲伦;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巡视员周建东;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六华;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永明;江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江西广电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勇;江西省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凌卫;《光明日报》江西记者站站长胡晓军;江西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叶青;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兰丽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钟小武;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阳世麟;欢喜传媒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项绍琨等参加活动。
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江西文化浓墨重彩,影响深远。特别是江西的红色文化,璀璨辉煌,承载了中国革命的苦难与辉煌,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中国华彩乐章中鲜明的红色符号代表。本次论坛围绕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当前主流影视作品发展状态和趋势,深入探讨发展江西影视产业的新思维和新方式。
在主题演讲环节,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强围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这一主题,探讨了如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勇于担当、守正创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电影强国、文化强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强表示,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论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本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这4个方面、32个字,内涵丰富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创立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实践动力、意志动力和价值动力。领会和把握住了伟大建党精神,就抓住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和主脉。
他同时表示,江西是红色资源大省,精神文化图谱丰富而立体,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重要革命人物繁多,是影视创作不可多得的富矿。如何开掘好这些宝贵的资源,如何配置好各类创作生产要素,如何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合力打造现象级的影视精品力作,需要深入研究思考,需要政策支持保障,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电影家协会主席,上海电影集团原董事长任仲伦作了主题为“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电影强国”的演讲。他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电影属于艺术创作,也是科技和技术发展的推动力,更是制作工业发展的代表,最为关键的,电影是国家形象和国家精神的塑造者和传播者。因此,在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率先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是极其有意义和价值的。
任仲伦认为,江西始终是新中国电影最大的内容提供者之一,无论哪个时代,电影中的“江西故事”始终没有缺席。江西有很多红色电影的创作资源,这些资源是永远挖掘不尽的,常拍常新。他表示,只要对红色资源、红色故事有新的认知,新的感悟,就可以通过新的手法、新的技术实现新的表达、新的创作。
欢喜传媒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项绍琨分享了从《我不是药神》、《夺冠》等影片的项目个案,探讨了如何平衡影视内容制作中的商业效益与社会责任。
他表示,《我不是药神》的成功立足于精品内容的创作,发酵于社会传播。影片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需要,引导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从而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夺冠》的创作是充满使命感的,充分彰显出了女排精神的内涵“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掀起了强烈又自豪的国民情绪。
论坛下半场,与会嘉宾就江西红色资源的IP创作与孵化,江西影视基地建设的新方式,江西影视全产业链运营的新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表示,江西有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但需要和现代文化相结合,而红色经典也需要和时尚文化相碰撞,美好的自然景观也需要存在于人文景观之中。他建议,红色资源的IP创作与孵化需要拓宽思路,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全国各路英豪齐聚江西,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汲取营养。
他还建议,应该将5G、云计算等新技术运用在创作、营销过程中,给观众一个走进影院看电影的理由,最大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谈到江西影视基地建设的新思路时,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巡视员周建东表示,影视基地建设目前面临着同质化的问题,江西省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自然景观为主,适当进行完善,同时要有配套的服务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
江西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叶青对江西影视全产业链运营的新模式的话题进行了阐述。他表示,电影产业绝不仅仅于拍摄和销售,还有对电影附加值的不断加成和放大。江西目前需要龙头电影企业来拉动产业发展,将江西现有的产业链条上的公司进行串联,把“松散型”的产业格局转化为“紧密型”,打造江西电影产业链的雏形,进而“精耕细作”,助推江西电影产业的发展。
◎ 嘉宾观点:
领会把握伟大建党精神 勇于担当 守正创新
王强(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论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本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华夏电影公司今年参与制作发行的影片《革命者》和《1921》,通过对李大钊、陈独秀等第一代共产党人的生动塑造,深刻地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在于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华夏电影公司近年来主发的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我和我的祖国》、《十八洞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干革命、搞建设还是促改革,无不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无不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可以说,民族复兴千秋伟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华夏公司今年主发的影片《守岛人》原型王继才,参投的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中的焦裕禄,以及红色经典影片《我的母亲赵一曼》原型赵一曼等,艺术地反映了共产党人为了伟大事业所作出的拼搏、奋斗和坚守。华夏公司今年重点参投的影片《长津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一往无前的革命意志,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无私奉献、敢于牺牲、英勇斗争,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精神符号和象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今年上映的华影公司参投影片《红船》、《中国医生》等重点电影作品,就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襟怀坦荡、一心为民的精神品质。
可以说,伟大建党精神这4个方面、32个字,内涵丰富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创立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实践动力、意志动力和价值动力。领会和把握住了伟大建党精神,就抓住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和主脉。
银幕、票房、产量三大要素架起电影强国的基础
任仲伦(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电影家协会主席,上海电影集团原董事长):
我们提出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发展,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全球银幕数第一,目前已经超过8万块,这也是向电影强国发展的根基。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就很难生存与发展。目前已有的8万块银幕遍及大江南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意味着中国市场和中国观众始终都在。第二是全球电影票房。目前我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成绩来之不易,也是党中央对电影产业发展持续推动的成果。第三是电影产量。目前我们每年的年产量稳居世界前三。
这三方面奠定了电影强国的基础。但想要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还要从工业发展、产业发展、作品发展来看。首先是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影,这是核心;第二是具有全球推动的发行能力;第三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制作能力;第四是金融体系的支持;第五是具备完整出色的电影教育体系;以及要有一批强大的电影企业。
平衡影视内容制作中的商业效益与社会责任
项绍琨(欢喜传媒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
2020年,电影《夺冠》追溯中国女排精神,传递正能量价值观。第一,这是一部充满“使命感”的国民电影。“中国女排”的事迹烙印在几代中国人内心深处。所以拍摄“中国女排”主题的电影是充满使命感的,主要任务就是唤起观众记忆,传递正能量价值观。影片故事从女排队员幕后成长到女排史上最为关键的三场比赛,展现了两代中国女排一路来的拼搏奋斗,充分彰显出了女排精神的内涵“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掀起了强烈又自豪的国民情绪。
第二,这个时代需要“女排精神”。2020年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经历了特殊的“抗疫战争”。我们不屈不挠的“抗疫精神”与“女排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在2020年这样不平凡的一个实况下,人们需要《夺冠》这样振奋人心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
第三,充分平衡艺术创作与市场环境。影片选用国民度极高的女演员巩俐出演郎平,并邀请到了新一代女排现、退疫运动员本色出演再现经典赛况。故事创作充分彰显人文主义精神,不说教、不搬演。幕后团队更是着重打造了“强视听”,突出大片观感,保证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个性化、精细化管理经营模式是江西影视业的出路
侯光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
产业链其实由于现代技术的支撑、助力,产业链现在延长了,并且产业链出来很多分支,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平台。我认为,江西应该有自己的移动APP,有自己的传播平台和发声平台。这是一个产业链,又是一个传播机制。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网络电影、电视电影、银幕电影,还有手机电影、短视频,其实已经融合成一个产业了。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考虑我们的实力,考虑主攻方向。江西的影视发展,不一定只抓大的,比如大IP、大创作,也可以关注短视频、小制作,同样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
同时,我们的产业结构产生了新业态。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剧本杀这一类的业态还在发展,我们要跟上。要改变粗放式的管理经营模式,个性化、精细化是江西影视业的出路。
产业链不只电影本身 可以衍生出更广阔的深度
周建东(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巡视员):
从狭义来讲,产业链是电影产品的投入和后面的市场回收,形成一个产业链。但是从广义来讲,打个比方,看一场电影票可能是30多元,但是连带出来钱可能是200元。我们原来算过一笔账,票价和其他消费品的比例约为1:8。这是电影工作者以及管理工作者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产业链不只是电影本身,而是电影辐射出来的全范围,是有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
对红色IP开发应“不断挖掘,持续推进”
叶青(江西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如何让文化资源在新时代放射出新的光彩?我认为,在重新解读的时候,因为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认知角度发生了变化,又可以有完全新的作品。因此,应该不断挖掘,持续推进。
江西省文联曾收集所有关于江西影视创作的创意,我感觉到,有很多很好的创意来到案头。如果先用比较小的资金,拿到好的创意,再用这些创意吸引更多国内大的公司,主动与我们对接,成功率会更高一些。我们所有的资源,对大的公司来说,只是一个矿产、原石,里面有没有宝藏,宝藏在什么位置?需要进一步雕琢和开发。因此我认为要拿出更多好的创意,让全国的优秀的影视资源进入到江西,关注红色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