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5版)
◎ 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市场生态逐渐形成
满足观众丰富需求、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元化的电影生态、丰富的电影题材类型、创新的艺术手段等,都为电影繁荣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动力,进一步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三五”时期,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成熟和中国观众观影需求的多样化,很多中小成本影片和艺术电影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受众群。《芳华》、《冈仁波齐》、《二十二》、《少年的你》、《地久天长》、《掬水月在手》、《风平浪静》等饱含人文关怀、艺术思考和创新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电影创作的提升和进步,也反映出中国电影正在形成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市场生态。
刘嘉表示,有足够多的银幕,就可以进行差异化经营。这几年,对中小成本影片起到很好推动作用的就是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她认为,从这一有益的尝试中可以看出,电影产业想要产出更大的效益,提升生产力,需要多元化、多层次、多格局的生态,避免同质化竞争,也避免过分商业化。在这个层面,“十三五”期间已经形成了雏形、打下很好基础。
2016年10月,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启动,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多样化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2018年,人民院线正式组建,为主流影片的市场化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在不久前结束的2020中国科幻大会上,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揭牌,加大科幻科普电影资源共享,推动“科幻十条”落地实施。
电影市场在多类型、多样化层面的发展硕果,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2018年6月,国家电影资金办依据《财政部关于调整中央级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和分配方式的通知》,明确了对放映国产艺术影片的影院和发行国产艺术电影的发行单位给予资助的政策。
同年12月,国家电影局下发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 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特色院线和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为优秀艺术影片提供了更大的放映空间。要加快发展“人民院线”,为国产优秀主旋律影片提供更大放映空间。对加入“人民院线”并开展相关放映业务的影院,按有关规定予以资助。
2020年4月,国家电影局召开电影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会议指出,要推动题材类型多样化,鼓励现实题材、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要加大电影艺术和技术创新;继续稳步推进人民院线、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点播影院发展。
饶曙光表示,中国电影整体上出现了分流分众的态势,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经过多年的精心运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人民院线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作用。“总体而言,我们多年来倡导的构建多元化电影市场体系正在逐步推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说。
除了传统影院的差异化经营,受疫情影响,2020年已有《囧妈》、《大赢家》、《肥龙过江》等影片选择率先在互联网平台播出。饶曙光认为,包括网络渠道在内,构成了多元化的观影方式和观影渠道,让不同类型的电影,如中小成本对艺术电影、戏曲电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儿童电影等等,能够有效对接自己的目标观众群,实现良性的发展。
影院复工以来,《活着唱着》、《掬水月在手》等影片于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于超表示,当下,观众不再是“一窝蜂”追某一部影片,对电影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选择的标准不再仅仅局限于题材、类型、明星等。很多热门档期的冠军并非起初排片最高的影片,这说明观众对于影片口碑、评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2018年大年初一,《捉妖记2》以35.6%的排片比、5.2亿的票房摘得日冠,而后来的档期冠军《红海行动》排片比仅为11.4%,亚军《唐人街探案2》排片比为25.1%。大年初三,《唐人街探案2》排片比升至28.5%,《红海行动》提升至16.5%,日票房排名也来到第一、第三位。此后,两部影片稳坐日票房冠亚军的宝座。
最终,《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两部影片的票房分别达到36.5亿和33.97亿,《捉妖记2》则以22.37亿收官。
2019年春节档(冠军《流浪地球》大年初一排片比仅为11.3%)、2020年国庆档(冠军《我和我的家乡》首日排片不及《急先锋》)也印证了这一点。
于超表示,市场上依然会有热闹的、观众蜂拥而上的商业片,但这些电影不能紧紧依靠营销和发行赢得超高的票房。
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全国艺联、首都艺术影厅联盟、上海艺术电影联盟等为一些不以商业元素为卖点的影片提供了固定渠道,在内容、渠道、受众等层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
◎ 市场规范化程度明显提升
依法依规严惩偷漏瞒报票房等违法违规行为
“十三五”时期,看电影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一些市场乱象也伴随着产业的高速发展出现。有时明明去看影片A,拿到的电影票上却写着影片B;到柜台买电影票,得到的却是影院自制的手写票。人们遇到电影银幕亮度不足、影片质量差等问题,但不知向谁诉说……以“乱象”为屈从,以“乱象”为标准,致使市场秩序混乱,虚假排场、票房偷漏瞒报、盗播盗录致使新片知识产权难以有效保护、放映质量良莠不齐等新矛盾、新焦点亟待解决。
2016年以来,电影主管部门、电影行业协会祭出一系列“组合拳”,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2016年初,在北京召开的2016年全国电影市场管理工作会宣布正式开展“电影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活动”。重点是集中解决票房不如实统计、影片盗录盗播侵害电影版权和一些地方电影放映质量不高等问题。分为自查整改、各省巡查、全国抽查三个阶段,并建立起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
针对影片《叶问 3》上映后媒体曝光的票房不实问题,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迅速展开调查,并对《叶问3》虚假票房形成处理意见。
2017年被电影主管部门确定为电影市场规范年,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市场,让电影市场更加健康、公平。3月,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不久,电影主管部门就开出了首张罚单,对2016年“偷票房”的326家影院实施处罚,体现了重拳出击、执法必严的决心。
当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中影、华夏、万达、安乐等多家影视公司签署了《电影市场规范自律宣言》,旨在对行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2018年11月8日,国家电影局下发了《国产电影复映暂行规定》,并于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了复映影片的规范,明确划分了复映影片的管理办法,和放映规模。
于超表示,“十三五”时期,在规范市场层面,电影主管部门、电影行业协会下大力度监督,并设立了专门的热线接待咨询、投诉,这个动作传递出积极的信号。经过常态化的监督、管控,电影市场规范化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坦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家发现电影院并非实现影片价值的唯一方式,电影人应当反思哪个方面才是实体放映最大的优势,一定是规范化的影院环境、专业级的观影效果。
“这一情况虽然在疫情期间才爆发出来,但电影主管部门对于市场规范、放映质量的监督、监管力度在过去几年间越来越大。”于超说,“过硬的观影效果、规范有序的市场,这都是电影强国应有的标准,‘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影在这几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盗录盗播是困扰电影市场多年的“顽疾”。《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版权保护促进文化创新。依法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保护版权权利人利益。
2016年9月6日,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厅里,被告人汇梦影视茶吧老板卫杨汉因盗录、非法放映、转卖影片等不法行为,被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这是国内首例因“影院盗录”而被判侵犯著作权罪并直接入刑的案件。
2019年春节档,正当《流浪地球》等影片热映之时,大量高清盗版从网络上流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据中国版权协会监测数据显示,八部春节档电影侵权链接达3.89万条,点击播放总量约8288.2万人次。
2019年4月29日,公安部在江苏扬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春节档电影侵权盗版违法犯罪活动、成功侦办“2·15”系列专案工作情况。
此后,国家电影局、国家版权局联手发布多批重点电影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要求各地版权行政执法部门对本地区主要网络服务商发出版权预警提示,加大版权监测监管力度,对未经授权通过信息网络非法传播版权保护预警重点作品的,依法从严从快予以查处。
今年年初,在疫情暴发之前,国家电影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发布春节档反盗版宣传片。电影人集体呼吁大家加强版权意识,共同助力电影业健康发展。
“一部成功的电影背后是无数电影人的辛勤劳动,电影作品就像是电影人的孩子,因此,对盗版影片的行为,我们绝不容忍!”2020年9月23日和25日,在公诉人的有力指控中,2019年初《流浪地球》等春节档电影遭大规模盗版系列专案,在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仪征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马某予等28名被告人因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处六个月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饶曙光表示,电影是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经济形态,在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护版权的基础上,还应该持续进行IP对开发。他认为,在这一层面,还有很多新的课题需要推进和完善。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