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金刚川》的票房已突破4亿元。
不同于《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众导演各拍一部短片,形成最终成片的方式,《金刚川》需要三位导演各司其职,既合作又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就一部完整影片。
导演郭帆主要负责影片第二个段落“对手”的部分。在正式开机前,郭帆已经完成了镜头的预拍摄。这样就能有序安排2600个视效人员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镜头。
谈到这部影片的合作与分工,郭帆说,“这是一个协同创作的过程,特别是最后成片,会发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简单把它区分开哪段是谁拍的,全剧组5000人真的是拧成一股绳。”
重视沟通,合作效率高
《中国电影报》:请您简单讲述下您导演的这部分故事。
郭帆:这个故事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简单的故事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整个中国人民志愿军顽强的战斗精神是值得我们一 直去学习的。“金刚川”是朝鲜的一条河的名字,这条河上有一座桥,这座桥是通向主战场的一个“动脉”桥梁,也就说这座桥是我军去运送人员、物资、弹药的必经之路。
所以在最后这场战役之前,我军必须要守住这座桥。但是,美军不断地轰炸这座桥。在美军的进攻下,桥多次被炸断。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在一晚上的时间,这座桥被轰炸了三次,三次又都被修好的故事。
《中国电影报》:因为这部电影的拍摄模式是三个导演合拍,这种模式对您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郭帆:当然,沟通成本会比别的影片要高很多。最难的其实是大量沟通,举一个小例子:片中有大量地面阵地与天上的飞机对战画面,可能是一扫而过的两个镜头,但这两个镜头不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拍摄的。
其他组在丹东拍,我在北京拍。如果想把这些镜头剪在一起就需要大量沟通,演员怎么看,飞机朝哪个方向飞,甚至地面开了几枪几炮,这些都要沟通。我和张译有时夜里三四点还打电话,我说你眼睛还得往上抬。
特别是到了后期,所有的视效、混音和配音都必须融合在一起。我记得校片前一天我们三个导演一起看,很难分清哪个镜头是谁做的。其实最开始是按照各自的擅长进行分工,但最难的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都有大量的沟通去完成、协调,怎么才能够对位,能够接在一起而且看着舒服。
用预拍的方式保进度保质量
《中国电影报》:那这部电影在特效上会有《流浪地球》的印记吗?
郭帆:这是完全不同的影片,所以不会有《流浪地球》的风格。
《中国电影报》:那在特效方面会有一些独到的地方吗?
郭帆:我们会尽量更写实一些。
《中国电影报》:您之前没有拍过战争片题材,拍摄战争片有哪些挑战?
郭帆: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全片应该是600多个视效镜头,而且它不是相对简单的,是很复杂的,有很多是全CG的。所以需要大量前期准备,想在短时间完成,就必须明确知道到底有多少个镜头。
我们看景的时候,把金刚川36平方公里的山川河流整体扫描了一遍,之后就有基础物理环境的底了。但上面还需要有树木、河流,这些都需要准备。要用三维技术建一棵树,需要有树干、树叶,但一个山丘上不可能只有一棵树,而把这棵树不断复制的话,观众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假的。怎么办呢?我们就做了100多种树,拼在这里面,才能产生植物多样性的感觉。
我们当时有2600人的视效团队,如果不知道需要多少任务量、多少镜头,我们就没有办法用好这2600人,所以必须知道怎么分工,这是很重要的前提。
《中国电影报》:那这次拍摄在技术层面有没有什么新的尝试?
郭帆:技术层面倒是没有新的尝试,但流程上面其实是有的,要保完成保质量。我们其实也想了一个方式,我这边涉及的特效太多了,所以制作流程是基于故事先把整个的分镜做出来,这个分镜用了4天的时间,然后再花了4天时间虚拟拍摄。虚拟拍摄是之前没有尝试过的,虚拟拍摄完之后,我们又花了 4 天的时间去剪辑,12 天的时间,把整个的动态预览完成了。但这个动态预览跟往常不太一样,因为虚拟拍摄的好处就是增加了动作捕捉、增加了表演,我们再去做这个剪辑的时候它的精准度会高。
虚拟拍摄因为有演员在表演,所以动作、时间卡得会相对准确一些,而且由于有表演,我们的剪辑会更接近于最终的实拍效果。
《中国电影报》:您觉得影片想传达什么样的精神?
郭帆:《金刚川》这部电影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而拍摄的,就像我们手环上写的一样,我们是为了长眠的英雄而拍摄这部电影,希望更多的观众可以为了长眠的英雄来看这部电影,支持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