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10年观众在中国电影博物馆排队看《阿凡达》
3月15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球票房超过150.19亿元,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正式成为全球影史票房第五名。2025年春节档以来的北京,因为超大尺寸的银幕和尊享级的视听体验,中国电影博物馆的IMAX GT激光影厅跟“魔童”一起再次“出圈”。
影博上一次因为一部影片名声大振,还是2010年。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传奇题材影片《阿凡达》在中国公映,这部运用当时最先进的3D和CGI技术拍摄的科幻大片,展现了神秘奇幻的潘多拉星球,在IMAX拍摄和放映技术的加持下,全球观众为之疯狂,至今仍然稳坐全球影史第一的宝座。
时隔十五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步,电影制作和放映技术已经实现了多轮的迭代与升级。电影特别是国产电影的创作质量和水平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科幻传奇换成了东方神话,影博的影厅放映设备也由当年的IMAX 70毫米胶片设备换成了如今的IMAX GT激光设备。似乎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观众对好电影的执着热爱和观影体验的极致追求不变,中国电影博物馆追求电影“必看性”和服务观众的初心从未改变。
一部影片与一座博物馆
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电影专业博物馆,设有21个展厅和对外公共活动及展示区域,拥有6个影厅,其中一个6号影厅全年免费放映公益电影,其他5个影厅放映院线电影。
2010年,影博春节黄金周的接待人次超过3万,其中观影人数为2.25万人,占总参观人数的75%,因为一部《阿凡达》,影博春节档的票房同比增长了20倍。
2025年春节档影博的院线电影放映场次为453场,同比增长45.7%,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14.9%。从2025年1月29日春节档开启至3月14日,中国电影博物馆排映《哪吒2》257场,观影人次6.28万人次。2025年春节期间入馆人次为5.94万,同比增长14%,其中观影人次2.33万,观影人次占总参观人数的比例为39.2%。
以上,是一部影片给地处北京东北五环外、公共交通相对不便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带来的数字上的变化。同时也能窥见影博15年来的成长。从春节期间观影人次占比上看,15年前的影博人气几乎全是观影观众带来的,而今天的影博,通过观影、看展和丰富的电影文化活动供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前来参观,特别是四屏联动的中央圆厅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不再仅仅依靠“爆款”影片和放映厅才能“出圈”。
服务观众,初心不变
无论是15年前的《阿凡达》,还是当下的《哪吒2》上映期间的大人流,随之而来的接待压力和秩序维护,都给影博带来不小的挑战。在票房收入和观众满意度之间,影博最大程度满足观众需求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
首先是尽力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影文化需求。《哪吒2》上映以来,因为绝佳的观影体验,影博IMAX GT影厅一票难求,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影需求,影博连续两次增加《哪吒 2》IMAX 夜场放映,延时开放至晚上11:30,尽力满足更多观众的观影需求。
二是全力维护广大观众的权益。近期,影博发现网络上有加价倒卖影博IMAX厅《哪吒2》电影票的情况,此行为不仅严重扰乱正常的票务秩序,更损害了观众的切身利益。影博第一时间联系有关平台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同时向观众作出要在正规渠道购买电影票、不要随意晒“单”避免自身利益受损等重要提示,有效保证了广大观众的观影权益。同样,在《阿凡达》上映的2010年,因为一票难求,很多商业影院纷纷涨价,影博一直坚持低票价政策,保证观众权益最大化。
三是创造条件满足多样化观影需求。在《哪吒2》热映期间,除了IMAX影厅的夜场加映之外,影博还在普通数字影厅排映了《哪吒2》3D版本,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观众的多样化观影需求。在2010年《阿凡达》上映期间,为了满足更广泛的观众需求,影片上映两周后,影博花费7.5万元,向福克斯公司订购了中文配音声轨。当时对于引进电影来说,原声版的票房收入大概是中文版本的4到5倍,然而影博表示,要兼顾年轻观众之外的老人和儿童,将服务覆盖面尽量扩大,让他们也有机会享受到电影科技发展的成果。影博一直在为成为全龄友好博物馆而努力。
四是影博还为观众提供观影之外的丰富电影文化供给。观众可以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在影博,观众除了观看《哪吒2》,还可以在基本陈列展厅中看到《哪吒闹海》(1979年)设计手稿等珍贵藏品,在专题展厅可以欣赏属于“国漫”的动态海报,深入了解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中央圆厅的四屏联动和丰富多样的电影文化活动,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影博除了展览展映之外,还举办光影课堂、主题沙龙和研讨活动,对重点影片和电影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深耕电影历史,挖掘和传播优秀电影文化,持续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供给。
期待更多“必看”的优秀作品
在3D技术刚刚兴起的2010年,吸引观众关注的更多的是CGI和3D技术打造的视听盛宴,色彩绚丽又神秘莫测的潘多拉星球,满足了观众对视听奇观的极致体验。《哪吒2》上映的今天,3D版本的《哪吒2》并没有得到特殊的关注和追捧。观众在意的更多是为剧情服务的影片细节,有观众在小红书分享了在影博IMAX影厅观影后的感受:“虽然已经是多次刷,仍然被剧情深深吸引,敖光眼角的皱纹,海底妖兽的鳞片,宝莲灯的光晕,都纤毫毕现。”这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视听震撼,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灵震颤。有观众表示,在大尺寸银幕上看到哪吒肉身撕裂的细节时,忍不住流下眼泪,这种感受是在普通银幕上感受不到的。这段耗时一年,用120个镜头制作而成的桥段,也因为大银幕的加持,得以让观众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感动。这也体现出,《哪吒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和底层的故事内核是吸引观众多次观影的关键所在。无论是15年前观众对《阿凡达》视听奇观的追逐,还是当下对《哪吒2》中匠心细节的触动,都体现了广大观众对电影作品质量和观影体验越来越极致的要求。
灯塔研究院2024年度电影观众调查报告中指出,当下的观众线上“刷短视频”的频率日益上升,线下娱乐消费频率整体降低。在观众文化消费趋于理性,多种媒介激烈竞争抢夺观众的大环境下,让观众走进影院越来越难,电影从业者观念亟待更新。著名电影学者尹鸿表示,电影仅仅具有“可看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趣影院观影的“必看性”。从电影创作者角度讲,首先需要有能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的故事和话题性,还需要更加注重电影的科技赋能,用技术手段和匠人精神,让电影发挥视听体验的独特性优势,让电影更具影院性和走进影院的必看性。对于电影放映方而言,满足观众多样化、极致化的观影体验,实现影院的差异化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样,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提供电影文化服务的主体和场馆,在设备设施、放映环境等硬件上,在深耕电影文化内涵,提升电影文化产品的质量与丰富度等软件上,在最大程度满足广大观众的电影文化需求上,任重道远。影博与观众一起,期待更多“必看”的优秀作品,迎接中国电影的美好未来。
(作者为中国电影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电影史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