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6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家协会纪录电影工作委员会、北京歌华移动电视有限公司承办,北京精彩时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金鸡百花影城共同支持的纪录电影《您的声音》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邓光辉,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陆亮,中央新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永晖,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舫,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群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等参加了活动。
夏潮表示,纪录片是国家相册、时代影像,具有为历史存真、为时代画像、与人民共情的重要价值,《您的声音》这部影片很有意义,生动展示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展现当代中国人形象的有效传达,也体现了中国文化自信和人类共同价值观。
邓光辉认为,《您的声音》充分回归了纪录片的传统和本体,具有一定的纪录影像意义、社会学意义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传播中国经验、中国形象的一个很好的文化样本。
陆亮表示,这部纪录片用鲜活的艺术细节讲述故事,在鲜活的艺术细节中捕捉到了令人感动的情感,有一种包容性的平视。《您的声音》是广大群众诉说的声音,是政府各部门倾听的声音,是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的回答之声,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治国理念精神的深沉回响,这部影片吟唱出了真诚动人阳光的艺术之声,是一段优美独特的旋律。
姚永晖介绍,《您的声音》在创作过程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走访了很多“12345”接诉即办热线工作人员,包括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还有普通市民,用真实的记录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可以说,这部影片描绘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图景,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同时,这部电影也是用国际化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讲好新时代的北京故事。
霍志静表示,这部影片是北京市相关部门通过文艺作品展示北京工作成效的典型案例,也是一部向普通观众展示宣传中国特色治国理政经验和阐释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教材。
黄群飞介绍了影片的发行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发行规划,并表示这部影片以接诉即办改革的创新实践为主体内容,从世界超大城市治理共性问题切入,采用纪实拍摄手法,以真实影像、真实任务、真实经历讲述了贴近百姓生活的真实故事,生动描绘出一条热线撬动超大城市治理改革的画卷。
宋智勤表示,影片故事真实可信,让观众能够共情共鸣,反映出创作者扎实的功底,影片在内容上和艺术创作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具有高度的借鉴价值。
影片总导演徐洁勤介绍了影片的创作情况和心得体会,《您的声音》以北京市近6年来接诉即办改革实践为蓝本,通过真实影像记录了超大城市治理探索。影片自去年3月份开始筹备,经过多轮修改和打磨,最终10个月完成制作。在近一年时间里,拍摄了280多个小时真实影像素材,围绕市民需求,跟踪记录了7个核心故事,每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都是让观众对这座城市产生共鸣的原因。
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就影片的学术表达、社会价值、纪录美学等开展深入探讨。专家一致认为,《您的声音》生动地体现了真实与温暖的交织、故事与精神的交融、艺术与时代的交响。它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真人真事、真情实感,而且影片在故事背后还给观众提供一种精神力量和思想价值。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表示,影片整体讲了7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很扎实、很生动,切切实实地把“12345”接诉即办为市民做的事情一一展现出来。影片还具有国际视野,引入了他者的眼光,把北京超大城市的社会综合治理放在全球社会治理的格局中来,体现了北京的胸怀。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智锋认为,《您的声音》是北京的碎碎日常生活社会治理的体现,同时又是放在国际视野当中展开和表达的,是我们自己积累的中国式治国理政重大的创新经验展示,这对全世界也是非常好的样板和启迪。
中国电影家协会纪录电影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孙崇磊表示,从《您的声音》这个电影看到了城市治理的影像书写,影片以北京市“12345”市民热线为核心线索,深入到城市治理的集体之中,通过纪实镜头勾勒出一幅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进程中的生动图景。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卫防表示,《您的声音》当中对多种“声音”的巧妙呈现,也是一个重要的叙事元素,声音之间形成了对话,最终形成了声音形象,对这部影片主题表达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视协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研究员高小立认为,影片核心内容是接听解决老百姓核心诉求,但是影片不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流水账”,而在选材上以言代事,有矛盾,有冲突,还有喜剧效果。《您的声音》就像这座超大城市的音符,汇成了北京城市交响乐中的一个强音。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顾亚奇表示,影片以声情并茂的方式讲述接诉即办政策、案例选择、复杂叙事等方面都是难点,但是这部影片对这些难点处理得很成功。
导演、编剧,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处长张弛认为,该片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是非常完整的,而且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同时,影片还具有一定的解密性、接地气和真实性。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和平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卫昕从一个基层工作者的视角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很多社区居民观看完影片之后,也更加理解基层工作的情况和难点。影片中的基层工作者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征得居民理解的故事,反映了基层工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体现北京作为超大城市治理,通过接诉即办这个有效手段和路径,实现了难题破解。”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副研究员胡祥表示,影片主创在表现接诉即办机制的时候用了精巧的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叙事方式,横坐标轴包括停车难、加装电梯民生横截面,纵坐标轴是政府体制机制运行,把接诉即办机制讲得非常清楚,这也是这部影片的重大价值。
《影视独舌》记者、影评人卢少科认为,接诉即办改革是动态存在的,是先进行经验总结后优化,然后再推动经验总结再优化的过程,尤其影片后半段对进行时状态呈现得比较多,进行时的状态可以给我们观众信心、向上的力量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纪录电影《您的声音》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摄制,由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北京歌华移动电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