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第二届湖南民族电影展举办民族电影创作高峰对话。活动由主旨发言、圆桌对话组成,两部分分别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和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主持。论坛以湘西故事为切入点,聚焦民族电影创作的文化价值与实践路径,共话中国民族电影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在民族电影创作主旨发言环节,与会嘉宾认为,民族电影在构建中华文化自信和促进民族融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民族题材电影通过独特的文化书写,不仅传递了“中国性”,也在新时代语境中连接起民族间的情感共识,构筑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石。由主持。
著名艺术家、导演谢飞表示,湘西是一座文学富矿,电影要站在文学的肩膀上攀登,电影人应当沉下心来回归内容,创作更多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佳作,“从王村到芙蓉镇,一部电影改变了一个地方,用光影记录各民族民俗文化,用影展为民族电影构建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成为了对当下主流商业市场的有力补充。”
在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眼中,中华文化是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华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自信。电影的空间生产与地域美学、民族美学都构成了复杂的关系,在电影空间生产的视域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湘西电影正是一种在中国电影文化格局中重要、独特的“空间生产”。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认为,当下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少数民族的独特书写来输出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中国式人情,获取了“中国性”。在新时代的语境下,这些影片又以“中国性”为主体,寻求各民族之间的最大情感公约数,链接起了各民族之间的生存和情感状态以及未来想象,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范志忠表示,20世纪80、90年代,湘西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了《边城》《湘女萧萧》《那山那人那狗》等经典电影,强调以诗性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戏剧性情节逻辑,表达一种迥异于经典文本的独特的生命觉醒、生命激情与生命体验,探索着复调式民族话语的审美表达。
“民族电影是一种‘文化文本’,能够承载难以用语言文字表现的事物,其不仅是文化多样性的载体,也有文化能动性。”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王艳认为,民族电影作为宣传与凝聚的手段,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与美学观念灌注其中,完成了“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
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聚焦民族电影在题材选择、艺术形式和文化表达上的创新探索,探讨如何实现民族电影的市场化,如何丰富民族电影的创作视角,如何通过文学与电影的结合,进一步彰显民族电影的独特价值。
导演霍建起认为地域特点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内涵,“在湘西这片土地上,有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拍摄时,镜头记录的不仅是风景,也是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那份诗意是中国独有的美学语言。”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岳凯华建议,影视工作者要在互联网新媒介语境下,借助民族史诗这一文学资源,不断丰富与发展民族题材电影,展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量,使其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袁星洁认为,民族电影的多元表达与呈现路径可以围绕“文化自信、共同体美学、电影工业美学”三个词展开,打破边界去中心化,互鉴融通去边界化,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实现政策上民族电影产业化,运作上民族电影市场化,战略上民族电影品牌化。”
中国影协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韩万峰坦言,民族电影拍摄有“三难”,难有资金、难有市场、难有关注,而要破题,则要从坚定电影创作初心、聚焦现实话题、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来解决民族电影的单一化、模式化、标签化。
导演、编剧拉华加看来,以前的藏族电影大多是“外视角”,从万玛才旦开始真正出现了“内视角”,近年来藏族导演的不断涌现为藏族题材电影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这种多元化的拍摄和记录,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