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电影,是这几年中国电影最引以为傲、最闪亮的创作。今年,《热辣滚烫》《抓娃娃》《飞驰人生2》《年会不能停!》等现实题材作品都排在了票房榜的前列。
在我看来,现实主义创作有两个层面。第一是“言外之意”。我们进行现实主义创作,要有具有现实感的世界和人物,要传递的就是“言外之意”。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电影,它的言外之意是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电影”,言外之意就是革命和劳动两个主题。在当下,我们也有要传达的“言外之意”,电影《第二十条》的“言外之意”,就是情与法间的逻辑关系。
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如果只考虑言外之意,就是干瘪、僵硬的现实主义。很多主题先行的现实主义电影,之所以没有产生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它只重视了“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的另一个面,就是“言后之意”。它要传递的是观众在接受了现实主义的行为、人物之后,他们对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联想是什么。《第二十条》的“言后之意”,是观众在片尾看到郝秀萍一家人在病房团聚所产生的想象。假如它不发生,温暖何在?假如它发生了,又如何温暖?
艺术家的创作不在于如何巧妙地把“言外之意”传递给观众,而是要巧妙地把“言后之意”,让银幕上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行为与观众的日常生活、日常情感建立起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是温暖的根源,我们在谈人文关怀、温暖现实的时候,要找到“言外之意”和“言后之意”的关系,才能更好创作出现实主义的作品。换句话说,现实的温暖感在于作品提供了多少“言后之意”的行为,以及观众从中获得的关于他们自身现实生活的信仰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