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占据了传媒主流。高等教育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也面临着数字化改革挑战。新媒体时代下,高等教育在教育资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等方面发生变化,如何适应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高校需具备前瞻性思维,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人才队伍培养、完善数字化教学监管和评价完善等举措,切实推动新媒体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满足时代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高等教育数字化已成为主流趋势。现阶段,诸多高校在数字化教学方面进行积极实践,如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线上课程建设、开辟在线教学渠道等,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具体而言,高等教育数字化教学具有以下积极影响。一是丰富教育资源获取渠道。传统教育资源的获取与传播容易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而数字化变革促使教育资源传播载体更加多样。学生可通过信息网络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源,包括文献资料、线上课程、学术讲座与影视资源等,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多样的知识和观点,有益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引入《长津湖》《勇士》《金刚川》等红色电影资源,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的同时,激励师生牢记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立足自身岗位不断做出贡献。二是实施个性化教学。新媒体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可以通过监测学习过程与学习行为精准了解学情实际,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学习能力,科学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路径,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高等教育数字化有助于促进教学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如考勤管理、教学评估、课程安排等,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教学效率与管理效率。此外,数字化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多感官刺激,实现理论与现实的有效衔接,既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师范生教学中可引入《无负今日》《老师·好》等电影资源,引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成为高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现从以下角度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完善数字资源建设
数字资源建设是实现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校需精准把握教育信息化特征和规律,立足实际完善数字资源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投入力度,与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等建立合作,引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此外,教育部门需以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统一高校教育数字资源构建的技术、内容、评价等标准,建设成由国家到省市到高校的多层数字化教育资源库,严格把关教育资源质量,过滤不达标、不契合的教育资源,从而保障数字化教学资源供给质量。另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校际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推广;开展关于数字资源建设的学术会议,搭建前沿思想、研究成果的分享平台,促进校际间的交流学习,加强对数字化教学问题的研究。此外,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完善资源开发激励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创新潜力,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
重视数字化人才培养
教师是数字化教学的主导力量,其专业能力必须满足数字化教学需求,才能保障数字化教学质量。对此,高校需重视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抓好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有效解决数字化教学人才短缺问题。一是完善数字化人才引进渠道,结合学校数字化发展总体规划,引进具有数字化教学经验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为高校教师队伍注入活力。二是强化培训管理,为教师提供系统的数字化教学培训,通过专家指导、企业进修、专项业务培训、国外进修等方式,拓宽教师国际视野,提高教师数字化教学水平。三是坚持团队引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与数字化教学相关的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人力支持,促使青年教师快速融入教师团队,形成良好带动效应。
加强数字化教学监管和评价
教学监管和评价是提升数字化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需认识到教学监管和评价的重要价值,完善监管和评价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数字化教学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是高校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环节。高校在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过程中,需多措并举加强信息内容监管,为学生挑选优质的数字化教学内容,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学习的干扰。此外,注重保护学生个人隐私,严格限制学生信息获取权限,使学生在数字化学习中具有足够安全感,可以自由学习。另一方面,高校需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构建数字化教学评价机制,通过精准分析各环节的教学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增强数字化教学科学性;依托新媒体技术检测教学活动,促进数字化教学过程的规划化管理;构建师生反馈机制,了解其对数字化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数字化教学。
(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