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现象,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广义的红色文化包括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等历史任务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红色文化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群众,经过具体实践活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强盛,红色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其革命性、民族性、先进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政治价值。
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大学生主动或者被动接受多种文化和文明,思想观念或多或少出现偏差,更加需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鉴于传统思政教育较为枯燥,大学生参与度较低,立足红色文化传承视域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依旧以理论知识为主,亟需借助电影教学法,赋予思政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动静结合”的特征,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活”起来。
深入研究电影教学法优势,
更新思政教育理念
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运用电影教学法,需要包括思政教师在内的不同学科专业教师从思想上高度认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教育,以及认同电影教学法在红色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融合中的积极作用。据此,高校可以优先发挥校内电影相关专业教师优势,例如,可以由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等专业教师与思政专业教师合作,牵头研究电影教学法运用于思政教育中的优势,认同二者融合价值,牢固树立电影和思政育人价值,从不同视角创新思政教育理念。而后,高校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组织针对教师的培训会议,以“共话电影教学新方法,推动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为主题,对红色文化传承、电影教学法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展开讨论和交流。
例如,思政教师可选取2024年上映的红色电影《绝地重生》,就思政教学目标、课前课中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影片传达的红军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思想进行交流,明确自身在思政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在思政教育、电影教学法运用方面的不足,针对性解决问题,改进思政教育思维。具体而言,教师应明确电影教学法在思政教育不同阶段的优势和作用,包括电影能够集中人的听觉和视觉的优势,将其作用于导入课堂环节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电影在情景教学中发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理解思政知识的能力;电影在思政教学总结中能够发挥“温故知新”的作用,增强学生记忆并升华情感。
构建红色电影资料库,
完善思政教育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据此,高校应以院、系为单位,结合思政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校本课程等知识内容,以及大学生思政教学要求,依据不同时期、不同题材对电影进行分类和储存,构建红色电影资料库,完善思政教育内容。例如,按照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之后、21世纪以来的时间线,分别选取《地道战》《小兵张嘎》《雷锋之歌》《飞虎》,以及《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长津湖》等代表作,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搜集整理相似电影,让学生在参与电影选择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红色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等意识形态。高校还可与博物馆、红色文化研究所等红色文化机构建立数字化交流群,获取可靠、详实的红色文化资源。而后,发挥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的作用,由思政专业教师、文化专业教师、专业的档案和资料管理人员负责整理红色文化文献、录音录像等史料,以及电影资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筛选提供便利。与此同时,高校应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完善思政教育内容等信息筛查机制,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剔除不良的网络信息,确保大学生始终接受正面、积极的教育内容。久而久之,大学生能够具备自主识别思政教育信息的辩证思维能力,成为思政教育内容构建主体之一。
发掘红色电影德育功能,
增强思政教育趣味性
红色文化传承视域下,思政教师应将传统思政理论性与新思政的交互性进行有机整合,处理好思政理论教学与德育实效性之间的关系,借助电影将抽象的思政理论和红色文化内容具体化,并针对学生心理、学习等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为理性认识,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的同时,兼顾其情感表达等感性思维的培养和释放。以电影为载体,组织学生书写影评、展开小组讨论,透过电影体验不同角色;从电影主角、影评家、文案撰稿人不同视角思考,对电影进行全面解读,寻找思政教材与电影之间的共性。例如,选取电影《袁隆平》《可爱的中国》,让大学生分别从袁隆平、方志敏等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中感受牺牲、奉献等高尚道德精神,领悟高尚精神在不同时代和环境下对行动的指导力量;而后,大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代入感,自觉变换视角理解红色文化精髓,由此便能对电影中有价值的思政育人信息把握得更为精准。如此,大学生能够以电影为依托,学深学透思政理论知识,充分发挥电影德育功能的导向作用。
发掘红色电影艺术美育功能,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红色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应将美育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不断提升影视审美鉴赏能力,为学生开展“电影鉴赏+思政”学习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在思政教学中,将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研究课题。例如,在“毛泽东思想”教育模块,让学生观看《走近毛泽东》《少年毛泽东》等电影,扩充更多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结合毛泽东生平事迹、生活习惯等,透彻理解毛泽东思想。
思政教师可尝试“三阶段”思政教学模式。第一阶段,由教师讲授思政、电影、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开拓思政学习视野;第二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者团队探讨,根据经典电影剧情,确定红色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短剧拍摄方案;第三阶段,学生完成短剧拍摄、后期制作、宣传、展示等工作,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充当评委,对学生拍摄电影短剧的构思、红色文化传承效果和初衷、思政理论知识运用等作出全面评价。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全方位进行指导,学生参与全过程教育,在有限的思政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和电影之间的融合学习过程,共同创新思政教育互动模式。如此,教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素养,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他人和社会。
丰富红色电影教学场景,
延伸思政教育阵地
借助电影教学法,高校可开辟大学生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在多媒体教室、体育场等公开放映红色经典电影,宣传红色文化传承价值。以思政专业教师为主导,其他二级学院为单位,在学校官网、线上教学平台的学生终端分享优秀影片,为学生开通评论功能,自主发表观影感受,强化电影宣传教育的积极作用。教师可筛选一些优秀影片,作为学生的假期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看,结合红色文化内容、专业知识内容,提交不同视角的观影报告。例如,英语专业大学生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用英文写作,准确表达“保家卫国、寸土不让”的志愿军精神;数字媒体艺术与文化传播等专业大学生观看电影《1921》,见证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精彩故事,认识到当代青年与先烈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境遇,但是中华儿女追寻真理和正确道路的勇气、真心和初心具有一代代延续的价值,从而发挥专业优势,在校报、微博等载体中积极发布观后感,作为电影教学法运用于思政教育的成果展示。
借助电影日常化特征,
加强思政实践教育
电影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娱乐的一部分。同时,大学生思政教育坚持更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即“将教育融合到寻常当中”。如此,高校教师可深入发掘并利用电影的日常化特征,借助电影将红色文化传承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中,让其成为校园文化和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使得电影成为引导思政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例如,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的经典红色电影《女篮5号》《钱学森》等,让大学生记录在不同学段观看该影片的感受,循序渐进理解和吸收红色文化知识和相关的文化信息等,稳步养成接触、学习、欣赏、理解并践行红色文化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抓住五四青年节、建党节、一·二九纪念日等时机,组织红色题材微电影展演活动等,将红色思政教育作为陶冶大学生情操的载体之一。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提升,很多高校将电影教学法引申为“微电影教学法”,加强“微实践”思政教育。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已经成功举办7届,全国800多所高校大学生积极参赛,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弘扬红色文化、“四史”等主题,拍摄微电影,反映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和成果,反馈大学生思政实践学习感悟,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政行动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对思政理论的认知水平。
(作者刘江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王浩俨系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交通学院讲师)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的历史演进与传承开新”(20BKS138);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建设综合改革研究”(GXGZJG2019B130);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研究与实践——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为例”(US18050Y)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