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反复强调文化之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数字化、智能化已全面渗透到中国文艺创作的今天,电影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代表,既要植根生活,在静水流深的世俗空间里体察人情冷暖;又要面向未来,在创新性科技驱动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数字技术的升级迭代,电影创作如何在理论的指导下推动电影产业的升级完善与未来发展,中国电影人给出了答案。
2024年9月2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论坛二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致辞,理论界专家学者与创作界精英齐聚一堂,论坛特别设置四个单元,围绕着“协同·共生:砥砺前行中的中国电影创作发展”的主题进行交流分享。
新技术、新机遇、新挑战
理论研究指导创作实践,内容生产驱动技术创新,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电影整体产业链的建构与完善。此次论坛的第一单元以“中国电影的产业升级与未来发展”为题,由路海波主持,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萨日娜、保利影业总经理李挺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程樯、著名电影美术师全荣哲与现场老师、同学分享了对“技术迭代下电影创作与产业发展”这一命题的深入思考。
电影产业的升级转型对影视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萨日娜联系自身从影三十年所亲历的行业变化,认为演员面对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虚拟制作技术的最大课题就是在虚拟的环境中建立信念感。程樯强调视听影像创作的多元,因而人才培养也不应该拘泥于单一的影像表达形式,电影、电视、微短剧等都可以成为自我表达的载体。
关于技术升级迭代所提出的新的历史要求,李挺伟认为虽然故事端用AI辅助提高了效率,但一部作品的思想内核能不能立得住是第一,因而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电影本体。电影是多元的,观众也是多元的,如何把多元的供给和多元的需求打通是我们的使命。全荣哲从电影美术的角度认为,因而电影美术创作者们在开放的创作环境中更要让技术为我所用。
关于理论与创作如何适配的问题,吴冠平提出两个“变”与一个“不变”。第一个“变”是在当下影像所建构的世界基础之上人际交往的改变;第二个“变”是在生成影像的时代下媒介条件的改变。它们驱动我们创造自己的电影本体,而不被西方人理论思维所禁锢。“不变”是我们作为碳基生物的本质不变,因而有情感、情怀的作品才具有感染力。
历史在场与情绪具身性
理论研究与内容生产,二者始终存在一种互为建构的关系。观众审美情绪的多元化为电影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影《731》将镜头对准了鲜为人知的民族血泪史,在研究资料甚少的情况下竭力还原历史真相。论坛的第二单元以“电影《731》创作分享”为题,由路海波主持,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赵林山,著名演员李乃文、孙茜,出品方代表保利影业总经理李挺伟,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马平关于“历史在场与观众审美情绪”的话题展开精彩交流。
作为赵林山导演十年磨一剑的又一力作,《731》取证时间就长达6年便足以窥探出创作者的历史责任与良苦用心。在谈及影片创作的初衷时,赵林山表示《731》的制作过程虽然艰苦,面临着资料不全、取证困难等问题,但作为70后导演,既然了解这一事件,便有责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让无人知晓的731事件公之于世。
作为一部有分量、有厚度的史诗级巨制,《731》耗资数亿,开机之前就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关注与支持。李挺伟表示,一部电影有历史的责任,有对人性的剖析,对战争的反思,就是值得的。马平认为有些电影会在中国影史上一直流传,《731》一定是这样的作品。
关于如何塑造角色以感染观众,李乃文表示这是一段深深刻进民族骨血的记忆,拍摄的过程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民族情感,驱动着自己对战争的思考。孙茜认为《731》在自己心中更像是一个民族的纪念碑,我们要让未来的孩子知道什么是“731”,什么叫做民族情怀,它从何而来。
个性坚守与创作突围
刘苗苗导演的创作经历了商业大片盛行的时代,当周围五代导演纷纷转型时,她依旧保持豁达的生命姿态,用影像叩问生命的浪漫。此次论坛的第三单元以“电影《带彩球的帐篷》创作分享”为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赵卫防主持,第五代导演刘苗苗,演员王宏伟、柯荣,中国艺术研究院赵远、黄海贝关于“中低成本影片的坚守与出路”展开精彩交流。
中低成本电影发行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如此困境,如何能够不改初衷,持续对生命本真的表达?刘苗苗表示:“主观上我希望我的电影能够表达我个人的生命观和生活态度;客观上也正是这一部部中小成本电影成就了现在的我。”而关于中低成本影片的困境与出路,集导演、制片、监制于一身的王宏伟提出明确的市场定位与有力的创作扶持,让作品找到自己的观众,以寻求出路。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商业巨制片,还是中低成本艺术影片,好的作品最终还是要充满情感与温度。柯荣认为情感的悸动让故事中这个大山深处的女孩开始有了对外部世界的憧憬与向往,这种潜藏在人物内心的情感是最能让人感同身受。赵远认为影片从地理空间与人物情感层面都有着一种静水流深,抚慰人心的力量。黄海贝认为用现实主义原生态的表达方式,西部地区真挚、淳朴的气息便会扑面而来。正是这种作者性的坚持,刘苗苗导演的作品才会充满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这便是她的影片始终富有魅力之所在。
城市影像志与时代人文诗
纪录片《胡阿姨的花园》通过九年时间对胡阿姨的持续关注,以平视的姿态试图发现存在于消费社会背后的人物精神世界的富足。此次论坛第四单元以“纪录片《胡阿姨的花园》创作分享”为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徐建华主持,路海波、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导演潘志琪、中国艺术研究院辛姣雅、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金蒨楠共同围绕“纪录片的影像建构与真实性内涵”展开讨论。
生活在城市空间一隅的拾荒者胡阿姨将后工业社会的消费符号精心营造出梦幻的乌托邦。围绕存在于人物表象背后的精神真实,潘志琪认为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中人物是极富生命力的,胡阿姨对生活的执念吸引我们关注她的内在。路海波表示影像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被摄对象生活在堆满垃圾的狭小空间,在生活如此艰辛的情况下依旧接济无家可归的人,可见她精神的富足。金蒨楠认为这部电影的空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它作为胡阿姨精神世界的外化形式,让主人公能够在世俗空间中获得自在与松弛。
关于城市空间与纪录片社会功能,路海波认为从解放碑到花园,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让胡阿姨的搬家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姚争认为在这样一种消费世界,纪录片的意义在于留给后世以现世空间的记忆。辛姣雅谈及了纪录片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但最本真的功能便是记录,这也是《胡阿姨的花园》花费九年时间深入了解这一社会边缘人物的最大意义。
本次论坛充分体现出影视创作人才、研究学者对行业变动的敏锐洞察与深度思考。他们在交流、互动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既探讨了当下电影产业迭代升级背后的机遇与挑战,也观照了不同题材电影创作的困境与出路,既深入挖掘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共通性,也不断探索科艺融合的新路径。电影人们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不同题材、类型电影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