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2024年6月6日,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在苏州落成,“《盘丝洞》:西游与东归”作为开馆首个电影艺术展览,与观众见面。
在筹备新馆首展时,我们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选题。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多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建馆66年,无论是从电影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资料馆馆史的角度,可以开展的选题都有很多。《盘丝洞》这样一部百年前的电影有着怎样的原因,成为新馆落成首展当之无愧的主题之选?以及怎样将选题进行充分阐释,吸引打动现代观众,均为展览策划的重中之重。
◎ 《盘丝洞》主题的价值和意义
以一部早期中国电影作为开馆首展,影片本身及主题价值一定要具有足够的典型性。它的艺术性、历史性是选择的重点。除此之外,它呼应了怎样的时代议题,对当下观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在我们的考量之中。《盘丝洞》是一部于1927年上映的中国电影,也是现存最早的改编自古典小说《西游记》的影片,它曾因战乱在国内失传,2014年于挪威寻回后,这部多年来只在史书中记载的影片得以重现中国银幕,2024年恰逢其回归祖国十周年。从这样一部影片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盘丝洞》是中国电影资料馆早期馆藏中的珍品,具有文物价值。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但早期影片存世不多,《盘丝洞》是现存早期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同时代高艺术水准电影的代表作。《盘丝洞》影片及相关档案具文物价值,既是研究电影生产创作的重要史料,也是中国早期电影走向世界、开展电影文化交流的珍贵范本。
其次,《盘丝洞》的寻回,是人类文化同守共护的实证。让“孤儿电影”归来,既是中国电影资料馆完成中国电影文化保护的使命,也是挪威乃至全世界电影文化遗产机构的使命。《盘丝洞》的展出,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正是有不分民族不分国界的文化守护,才能让我们共享更多的文化成果。
其三,《盘丝洞》是一部电影可以产生持久文化影响力的典范。一部电影,绝不是在上映期影院放映完,它的生命力就结束了,它的文化影响力既有共时性,也有历时性。《盘丝洞》的文化影响力广而长,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盘丝洞》乃现存最早的改编自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的影片。中国电影从诞生起就自觉表现和开拓中国故事,最早的改编自《西游记》的影片为1906年丰泰照相馆摄制的《金钱豹》。此后,《西游记》成为银幕的宠儿,改编作品有上百部之多,孙悟空也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银幕形象,是银幕上的文化自信。二是对《盘丝洞》的解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论大相径庭,它体现出近百年来电影和文艺观念、电影评论和研究方法的变化过程。三是《盘丝洞》在寻回后,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众多的电影研究、爱好者合力,开展多角度文化活动和文化研究,新近更是在文化传承和创新观念的指导下,以IP主题概念研发套系文创产品,不断开拓影响边界。
其四,开发地方电影文化资源、打造地方人文经济实践样本的主旨契合。《盘丝洞》与苏州有着不解之缘,影片有在苏州取景的镜头,女主演殷明珠是中国第一代女演员,为苏州籍。通过对《盘丝洞》这一部早期影片的深度开发,引导观众关注苏州影人影事以及苏州电影历史,挖掘城市人文优势,增加城市文化经济影响力。
◎ 《盘丝洞》:西游与东归的策展思路
明确了“为何展”“展什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展”。如何在一个300平方米的空间中独立展出一部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影片?核心还是要找到观众的关注点,97年过去了,观众在看《盘丝洞》时,到底在看什么呢?
首先,这是一个关于“一部艺术作品命运”的故事。电影《盘丝洞》的面世,距今已有97年历史。今天的观众看这部影片,所立足的角度、欣赏解读方式早已与百年前大相径庭。除了影像本身带来的视觉快感,观众还要看到这部影片在影史中的价值和地位、它因为时代局限性带来的误读、它在跨文化传播时的曲折,以及作为经典文化艺术作品,它还可以和百年后的我们有着怎样的情感共鸣……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部艺术作品在创作时及面世后的境遇和命运。也因此,《盘丝洞》的展览,我们选择了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大家娓娓道来,展现一部影片百年跌宕起伏的命运。
对于故事的讲述来说,叙事逻辑至关重要。但展览常常又是以弱逻辑性而存在的。为了能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脉络,我们采用明显的板块划分来结构它,从而强化其“起承转合”的故事线。
以时间顺序行进的展览分为两个大的板块——西游和东归。西游既包含了影片改编的母体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及影片在影像化改编中的艺术特色,也涵盖了影片从中国走向西方,从亚洲到欧洲的西行放映;东归讲述的除了大家熟知的“孤儿影片”从挪威寻回,影海遗珠重返祖国的故事,还包含了东归十年来对这部影片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其当代视角下阐释的创新成果。空间也非常明显地被分为两个部分,参观动线基本按照单线行进、主副线平行分布的方式进行设计,尽量追求与时间线的空间推进保持重合,配合完整的故事链条完成叙事,引导观众依序参观(见图一)。
既然要展现一部影片的命运,主人公自然就是电影《盘丝洞》。故事从《盘丝洞》诞生的环境和土壤讲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起步不久,尽管阻力重重,中国电影人也一直信心勃勃地在借鉴和创新中寻找着突破,其中最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在内容上不断对中国传统故事进行开掘,也因此《西游记》成为各公司改编的热门。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同时期改编西游记的影片有二三十部之多,但遗失殆尽,存世最早的就是这部1927年拍摄的《盘丝洞》,它也因此成为银幕上现存最早的《西游记》形象。展览中被命名为“影画经典”的开端部分简洁迅速,没有做大段展开,目的仅是从电影历史溯源项和《西游记》影视改编项,为《盘丝洞》找寻和确认身份,激发观众对主人公(即《盘丝洞》这部影片)的命运产生浓厚兴趣。
承接部分“传奇光影”作为故事发展的铺陈,两个子单元“传世经典”和“艺海传播”讲述的是影片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如何进行创作、宣传与发行。创作主要围绕影片在“融画入影”“技艺创新”和“以理释情”三个方面的特点展开。观众可以看到在画家出身的中国早期导演但杜宇的作品里,充满了对画面美的追求,充满了在电影初创期中国电影人对技术的创新追求、充满了哲理探寻式的思想追求。
关于这部分的展示,我们的想法是由两个时间来交互呈现。时过近百年,当今天的观众站在展厅再次通过一帧帧画面以及画面背后细节的还原,关注到这部影片时,脑海中应该有两个时间存在。其一是能够重新走入特定历史语境中理解影片价值的意味,其二是能够跟随展览拨开时代理解的局限,对其精神价值和美学追求进行重新定位的探索。基于此,这里的展示素材均来自于影片画面,以文图视频为主,更加灵活的现场解说也参与其中,合力完成。虽然对影片的理解也加入了当下时代的解读角度,但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尽力保持冷静与客观。尽管在这里我们都有想说的千言万语,但让史料自己说话是基本遵循,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配合恰当的单帧画面或手绘图片,引导观众展开思索——这一点至关重要,作品还是那部作品,策展者隐藏自己的观点,正是希望观众可以参与其中——不同时代的观众,不同个体的参观者,都应该有着属于自我的不同观感体会。
此段落的副线是对于影片主创但杜宇及其创办的上海影戏公司、他的妻子也是影片主演殷明珠及其他主要创作班底的介绍。除此之外,但杜宇的妻子殷明珠是苏州人,也利用副线较好的辐射和延展作用,对江苏籍的电影人进行了简要的展现,与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产生了关联。
行走至展厅最内部,讲述的是《盘丝洞》在1927-1931年期间的宣传发行,并希望以点及面介绍当时一部中国电影是如何在国内乃至海外宣发的状况。影片从上映前4个月即开始进行以报刊纸媒为主的多轮、多种形式的宣传,开映前已轰动上海,无论从广告宣传的投放总量,还是刊文所体现的各界人士的关注程度,都堪称当时国产片的翘楚。此部分还展出了一件本次展览最珍贵的展品,即1927年上海影戏公司出版的精美特刊《盘丝洞》号,它是电影资料馆早期电影档案保存中的典藏珍品,原件从未出京展示过,也是十多年前考证挪威藏有的一部中国电影残片为《盘丝洞》的重要凭证。此部分是展览故事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性高潮,大家可以感受到影片在当年放映时的盛况。展出方式和展品选择上,受限于场地和史料情况,当然不可能完全复原几百篇的宣传报道和多轮多地的影院放映盛况,我们的做法是把已知的历史信息和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史料排列在时间线中,让观众自发通过解读这些历史碎片再形成意义架构,通过合理的想象补全认知,看到一个当年最受欢迎的国产电影突破外国片重围,努力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并试图开拓海外市场的全貌,并以此形成今天对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辉煌一幕的文化记忆。
故事的转折在于全球发行后,拍摄公司投资失利加上战乱频发,制片厂甚至被战火化为灰烬、国内拷贝遗失。一时间,这部曾经风靡的影片踪迹全无。且人们在史书中寻觅到的文字记载,受到时代文艺思想的局限,大多是对于过于香艳的情节和国难当头创作者不合时宜的创作态度持否定评价。然而,故事并没有在这一刻结束。主人公的命运在80多年后又发生了转折,经过偶然却也是像是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一样,它的沉寂(不是消失)仿佛一种力量的积蓄,重新走到观众面前时,带着勃勃生机,惊艳四座。从历史真实的时间线来看,这一部分时间跨度最大,跌宕起伏中暗含着个体命运的不确定性和社会背景的变迁。
故事的结尾充满了开放性和更加美好的期待。回归后的《盘丝洞》,由文化保护机构中国电影资料馆进行守护。中国电影资料馆作为国家级电影档案馆,几十年的建馆历史中在档案收集、保存、管理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严格的为国守史的使命要求。但随着档案观念的转变,电影资料馆恰是从2010年后,逐步对保存在库房中的3万余件电影档案进行开发和利用,以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此时回归的《盘丝洞》因其价值特殊,立即成为重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开发选择。配乐放映、主题展映、专业研讨、作为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书系的第一本,从社会历史文化影像记忆和电影文化传承的角度编写图书《盘丝洞1927》、对于主创家属口述历史的采访、电影档案的再征集,乃至全片4K精修、单帧上色修复,以及今天的展览、套系文创开发等,渐次开展……未来《盘丝洞》还将在什么领域、以什么方式走到观众面前,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沉寂一旦被唤醒,它的故事将不再仅属于一代代的机构守护者,带着近百年的风霜,它在落地生根后,已成为了大众文化记忆,在枝繁叶茂中飘起了满庭芳香。
其次,这是一场文化空间的审美体验。展览存在于空间之中,是空间的艺术。评价一个展览是否成功,不仅在于它期间摆放的多少件艺术作品、多少历史档案、有多少可普及的学术研究成果,更在于它是否形神兼备,具有自己独特的格调和气质、是否与观众产生了共情。
《盘丝洞》是一部上世纪二十年代鸿篇巨制的国产电影,既有商业性,也有探索性。主创、尤其是导演但杜宇前卫精致的创作风格非常明显。这是一部黑白默片,但华丽的场景、华美的服饰、群像的调度,却丝毫不受其技术局限,反而表现出收放自如、具有时代特点的独特审美风格。
在展厅风格和情境的总体设计阶段,我们曾经也考虑过是否要把影片中美轮美奂、玄妙谲险的室内洞穴空间予以展现,但充分分析之后,还是放弃了。其原因是它虽然是作品本身风格,却并不是我们此次展览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核心价值。我们的故事主题是一部电影作品的命运,影海遗珠历经百年跌宕起伏后的焕新重生,它的整体基调应该是内容上的历史沉淀积累带来的画卷感和形式上的化繁为简产生的明快感的结合。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观众在走进展览的时刻,进入的是一部影片的历史,但我们希望它的历史并不是它的包袱,而仅仅代表了它的过往。每个人都有过往,它是你的身份,代表你从哪里来。但要往哪里去呢?未来的多样性等待着你的探索。当观众走出展厅的时刻,对《盘丝洞》感情上应该是丰富的且轻盈的。能够呈现出《盘丝洞》无限的包容性、无限的融合度乃至无限的生命力,是作为策展者的我们对这部经典影片最大的敬意。
具体处理上,我们采用了简约明快的结构、线条和清朗柔和的色彩进行组合,以白色为主,辅以大地色系的浅咖色来调节层次,江南特有的灰黑色作为点缀,灯光以点光源为主,色温偏暖,整体照明亮度平均,不做特殊强调,尽可能地渲染出从历史深处走来,又与当下审美融合的游刃有余之感。
除此之外,依据内容中情感弧线“积累——上扬——跌入低谷——重新崛起”的结构安排,在空间展现方面,我们还注重展览节奏的把握。
展览,尤其是叙事型展览与电影一样,都是时空结合的艺术。但相比起电影,展览的叙事表达需更具民主性。这是因为观众是选择自由观看还是选择按照既定的动线行走,并不是策展者可以完全控制的。参观时间长度来说,走走停停亦或是快步速览,都是由观众自己把握。展览节奏变化的处理方式可以是内容的跌宕起伏,也可以是造型、色彩的转换,或者从观众体验角度来看,是用于接收展览讯息的不同感官之间的切换(比如以观看为主的视觉体验内容告一段落后,接续的是一段以声音表现为主的听觉体验)。
《盘丝洞:西游与东归》的展览中,大多数的内容都是以平面来展现,没有复杂的造型和装置。这与展览风格定位相关,不以喧闹的或繁复的形式取胜,而要让历史档案中的字里行间或者影片画面本身的细节,这些平时看起来足够隐蔽的信息凸显。所以它的节奏设计也要更为隐蔽。例如展览的起始阶段即以造型变化来处理序厅和第一章节的节奏起伏。观众从步入展厅的开始,要迅速进入情绪情感的集中状态,我们就在入口处布设了一块顶立的格栅型的大幕,滚动播放修复后的电影片段。这块幕在视觉上起到类似中式建筑中影壁的功能作用,正面避免观众对展厅内容一览无余,内面营造漏光感的阻隔、也可以达到更完整和谐的效果。与在影厅里观摩,全黑场景、舒适观影不同,这里虽略调低亮度,但也依然是展厅的正常光线,影影绰绰的活动影像加上格栅增强的斑驳效果,以及片中具有年代感的美学风格,立即引导和提醒观众,这里是进入一段具有历史感的故事的起点。在这样的情绪铺垫之下,接下来主副交织的两条线并行以相对平缓的铺陈方式展开,几乎同一造型的单线展面从容地从“一片一人”延展到“一城一业”。
(下转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