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尤其是在网络意识形态方面。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成为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网络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网络意识形态
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多元的网络意识形态,不同的信息源、观点和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中交织融合。大学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往往面临来自不同网络意识形态的冲击,需要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来理性面对和判断。媒介素养不仅仅是使用媒介工具的能力,更是一种对媒介信息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在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内涵应包括信息辨析、批判性思维、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大学生才能更好应对网络空间的复杂性。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意识形态对大学生媒介素养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一是网络意识形态的存在使得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信息选择性和过滤效应的影响。个体往往倾向于选择符合自身观点和信仰的信息,而忽略或拒绝接触与之相悖的信息。这种倾向可能导致信息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挑战了媒介素养中对多元观点的开放性。例如,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消失的爱人》都是因为电视媒体随意的剪辑导致整个事件面目全非,不遗余力地过度介入渲染。而电影中网民们的评论和“人肉”,也暴露了他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认知较为片面。二是网络意识形态的多元性也容易导致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由于信息源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大学生可能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陷入信息的混乱和误判。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培养对信息的谨慎和批判性思维,以减少被虚假信息所影响的可能性。三是社交媒体在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但同时,社交媒体平台的推送算法和信息过滤也可能使其陷入信息茧房,只看到与其观点相符的信息。这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主动拓宽信息获取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社交媒体的信息源。
二、网络意识形态视角下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在面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复杂挑战时,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需要以下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策略:
(一)开设专门课程和培训活动
一是学校可以构建综合性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覆盖信息辨析、多元文化意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沟通技能等多个方面。这样的课程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媒介素养,使其能够全面理解和应对不同媒介环境的挑战。二是在专门课程和培训活动中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和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通过参与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培养媒介素养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提高对于网上舆论的辨别能力的同时,就可以通过一些电影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电影《搜索》,该片是国内较早探讨“人肉搜索”、网络暴力为主题的现实题材电影。这部电影向观众显示了网络暴力的恐怖和杀伤力,能够进一步引发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上各式各样的无法判断真假的新闻的思考,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避免上述不良网络暴力现象的出现。三是教师要教导大学生关注最新媒介技术和趋势。由于媒介环境不断发展,专门课程需要保持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时性。关注最新的媒介技术和趋势,使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前瞻性。四是开设在线学习课程。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可以考虑开设在线学习课程,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机会。在线学习课程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增强他们在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的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信息获取和筛选的能力
一是要强调信息的多样性和广度。在课程中,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来源获取信息,包括不同的媒体、学科领域和文化背景。通过阅读多样性的文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一个问题,避免陷入信息茧房。这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全局观。二是要指导学生辨别和选择可信赖的信息源。在课程中,可以介绍一些权威的学术数据库、知名的新闻机构和专业的网站,让学生了解如何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讨论信息发布者的背景、专业性、立场等因素,帮助学生建立对信息来源的辨别能力。三是教授学生教育搜索引擎使用技巧。大多数学生在信息获取过程中首先依赖搜索引擎。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搜索引擎使用技巧是关键。课程中可以涵盖如何使用关键词、过滤器、高级搜索和专业搜索引擎,以便他们更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信息。这有助于提高信息检索效率,避免陷入信息泛滥的困境。四是强调信息伦理。在信息获取和利用过程中,强调信息伦理的原则是必要的。教育机构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知识产权、引导学生在信息使用中遵循道德准则,同时提高对信息来源的负责任态度。通过以上策略,学生将更有能力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建立起对信息的敏感性、批判性思维和有效的信息处理技能。
(三)提升大学生社交媒体素养
一是社交媒体素养的提升应该与数字素养相结合。学生需要了解数字身份的管理,包括隐私设置、账号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数字素养的培养也包括对数字信息的理解和利用,使学生能够在社交媒体上更有效地表达自己,同时保护个人信息。二是社交媒体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平台,也是交流和对话的场所。学校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理性表达观点、参与有意义的对话,培养他们尊重他人观点、学会沟通和解决分歧的能力。重要的是教导学生避免过度极端言论和言论暴力。三是社交媒体不仅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是建立社交网络和参与社会话题的重要工具。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分享有价值的观点、经验和知识,同时注重社交媒体上的社交礼仪。建立积极、健康的在线社交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资源。四是社交媒体上存在网络欺凌和负面情绪的问题,学生需要学会应对这些挑战。学校要及时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教导学生在遭遇负面情绪时如何寻求帮助,同时培养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情感智能。
在网络意识形态不断演变的当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应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只有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大学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文理学院分中心副教授)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重庆文理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R2023MK14)阶段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