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电影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近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举办。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Jane Gaines,佐治亚理工学院荣誉退休教授、电影研究学者Angela Dalle Vacche,耶鲁大学美国研究教授、电影史专家Charles Musser,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日本电影与媒体研究助理教授Takuya Tsunoda,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C.V. Starr East Asian Library)馆长程健,纽约州立大学新帕尔兹分校副教授、中国电影研究学者Kristine Harris 等海外知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未来:电影与媒介理论和当代中国”展开交流研讨。
陈旭光以“电影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以及“蓝皮书”为三个关键词,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最新趋势,阐释了他提出“电影工业美学”与“想象力消费”两大本土电影理论的现实依据与未来构想。他强调,理论批评作为生产力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具有反哺作用。在他看来,当下中国电影理论根源于中国实际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自觉,并就“中国电影学派”与美国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电影理论批评观,尤其指出大卫·波德维尔的“中层研究”(middle-level research)以及安德鲁·萨里斯的作者论观念对中国电影学界的影响。围绕“电影工业美学”这一核心概念,他揭示了这一观念的理论资源及其对生产制作上的启示,并结合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论述了“想象力消费”理论在概念与实践上的重要性。最后,他介绍了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合作推出的年度“影响力影视剧”案例报告,即《中国电影蓝皮书》《中国电视剧蓝皮书》。演讲结束后,他向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东亚图书馆赠予了该套书籍,哥伦比亚大学C.V. Starr 东亚图书馆馆长程健参加赠书仪式。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石小溪博士在专题报告中将当前中国的三大本土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学派”“共同体美学”以及“电影工业美学”视为中国电影学术界的重要“知识”与“概念”,结合知识社会学和概念史的双重视角,对这三大理论展开了知识传播与话语分析。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分校助理教授张泠以中国“第四代”女导演张暖忻的导演处女作《沙鸥》(1981)为个案研究探讨了张暖忻与李陀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的理论抱负。她详细地分析了该电影是如何通过电影技术的巧妙施用,尤其是视觉与听觉现实主义的相互作用来制造一种新的形式的“现实主义”。(王英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