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影出品的经典电影《英雄儿女》,于1964年完成,到今年刚好是60年。这部歌颂中朝军民的恢宏大片,上映后轰动全国,“烽烟滚滚唱英雄”的歌声传遍东西南北,高呼“向我开炮!”的勇士王成是当年家喻户晓的偶像……
《英雄儿女》的剧本并非原创,是根据著名作家巴金在《上海文学》杂志1961年第8期发表的中篇小说《团圆》改编。我将《英雄儿女》和原著做了对照,发现改编难度相当大。该片为什么获得成功,若能领悟其中奥妙,对于我们今天根据小说、戏剧等改编电影时如何攻克难关,颇有启迪意义。
小说《团圆》描写志愿军高级干部王文清年轻时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妻子早逝,他被捕,其三岁幼女王芳被贫苦工人王复标、王成父子收养,王文清父女因而失散多年。王成后来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牺牲之前巧遇王文清,告知王芳就在军文工团,王文清刚好调任军政治部主任,成为王芳的上级领导。王文清没有急于认亲,默默地关心王芳。王芳养父王复标参加赴朝慰问团到朝鲜,见到王文清和王芳,说出真相,于是父女相认。
以上人物关系,为改编电影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当时的许多革命战争题材作品,较单调生硬,《团圆》展现美好的亲情、友情,写了个人命运的悲欢离合,有人情味,在当时较少见,令人如沐清新之风。
但是,《团圆》搬上银幕,难度不小。这部小说故事性不强,刻画人物主要靠旁述,缺少个性动作和对话,许多文字无法转换为视听形象,很难编戏。《团圆》着重写“父女团圆”,其余内容着墨不多。战士王成在小说中是一笔带过,不到300字,是符号式角色。文工团员王芳下部队演出有点像罗列好人好事。王文清只是一个父亲形象,其言行缺少我军高级政工干部的气质风范。“父女团圆”这条线虽有新意,但份量不是很重,只适宜拍一部小片。
因此,欲将《团圆》改编为可与《上甘岭》媲美的战争大片,就不能照搬原著,必须增添许多新内容作为补充或替换,才会有重大突破,再创作的工作量很大。
长影领导知人善任,将改编《团圆》的重担交给编剧毛烽、导演武兆堤,因为他俩有生活,有创作经验。二人都曾是我军文工团的舞台编导,很懂戏,善于讲故事和塑造鲜活人物。二人都经历过三个战争年代,熟悉部队生活。他们改编《团圆》,保留了原著的人物关系,又敢于大胆创新,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对主题立意、故事、人物,作了重大调整和深化,“父女团圆”降为副线,主线是表现中朝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片名改为《英雄儿女》。该片精心打造四个新人形象,增添了许多精彩好戏。
原著的志愿军战士王成,是用寥寥几句交代性文字虚写的人物,他起的作用只是将王芳的下落告诉王文清,也没写兄妹情。关于他的牺牲仅有两句:“只是王成没有能回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没有写具体的战斗。《英雄儿女》塑造王成,要由虚写变成活生生的具象,即是从无到有,重新塑造一个重要人物。影片给王成增加三大段戏,都具有一箭数雕,环环相扣的戏剧性。第一场戏是写情:王成在回部队途中遇到敌机轰炸,他冒死救了朝鲜老乡金大爷祖孙俩,为金大爷后来冒死救志愿军战士埋下伏笔。这场戏还写了王成与妹妹王芳重逢,表现兄妹情,显示英雄也有人情味,并为王芳后来得知哥哥牺牲时的巨大悲痛,作了铺垫。王成的第二场戏则充满喜剧色彩,他缠着首长请战,嘻皮笑脸能说会道,显示英雄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充满生活气息。王成的第三场戏是坚守阵地,《上甘岭》着力刻画的战斗英雄是群像,有连长、指导员和战士。《英雄儿女》着力刻画的战斗英雄只有一个,敌兵漫山遍野涌上来,我军阵地只剩一名士兵王成,这是罕见的孤胆英雄!影片突出王成的临危不惧和武艺超群,他用各种武器和石头与敌军血拼,最后紧握爆破筒屹立山巅,一跃而下与敌兵同归于尽,这等气壮山河的“单枪斗群魔”,首登银幕,同样震撼人心!《上甘岭》的影片知名度很高,但剧中人物的知名度不如王成。
《英雄儿女》女主角王芳是文工团员,该片借这个身份,首次将音乐、舞蹈、说唱等舞台艺术片表现手法同时引入战争故事片,文武相济,大大丰富了影片的可看性,更重要的是可体现文艺兵王芳的多才多艺,有别于《上甘岭》的女卫生员,在国产片中也是前所未见。塑造王芳的改编思路是替换“零部件”,小说描写王芳跳新疆舞,电影改为王芳跳朝鲜舞蹈《长鼓舞》,与朝鲜战争的环境更贴近。王芳下前沿部队表演大鼓书《新棉花》,感谢祖国人民送来棉军装。电影改为她表演大鼓书《歌唱炊事员》,讲述志愿军炊事员用扁担饭勺智擒美国兵的有趣故事,王芳的口才、眼神、动作颇有幽默感。这一改动是一箭双雕,一是表现王芳的才华,二是借节目内容歌颂了更多的志愿军战士,与片名《英雄儿女》更贴。小说《团圆》描写王芳创作歌颂战斗英雄的大鼓书《猛虎连长赵生贵》,赵生贵并非小说中的人物。《英雄儿女》改为王芳创作歌颂剧中人物王成的大型音诗作品《英雄赞歌》,更紧扣影片主线。《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的独唱如优雅的抒情小诗,《英雄赞歌》有所不同,独唱如激越宏大的叙事诗,讲述王成坚守阵地的传奇故事,如“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两脚熊熊趟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这些壮美词曲传唱了几十年。该片增加《英雄赞歌》,不仅抒发了王芳怀念亲人之情,也为她的性格发展作了合理铺垫,王芳从唱英雄,到学英雄——为救战友而负伤,完成了精神境界的升华。
《英雄儿女》体现老革命王文清的政工干部特点,也是用“加法”。剧中的王文清,不仅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增加他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戏。他为战士们鼓劲,不讲大道理,而用“革命战士活着就要像条龙,不能像条虫”“脚杆上绑大锣,走到哪儿响到哪儿!”等风趣语言,战士们都爱听。王文清对女儿的爱,小说缺少别致之笔,电影增加了王文清如何关心王芳的进步,他鼓励王芳写《英雄赞歌》,并精心指导她修改。小说《团圆》描写王芳负伤之后,王文清的关心,是将伤愈归队的女儿调到工作轻松一些的报社,《英雄儿女》删掉这一笔,改为王文清赶到医院探望陷入焦虑困惑的女儿,在病床前谆谆善诱,为女儿卸下思想包袱。电影中的王文清,是慈父又是良师,比原著的父亲形象更丰满,成为国产片中最有光彩的我军政工干部形象,有别于《上甘岭》的师长。
《上甘岭》没有朝鲜民众角色,《英雄儿女》填补了这一空白,增添了原著没有的新人物——朝鲜老人金大爷,只突出金大爷的一个独特个性——急人所难的侠肝义胆,通过两个大动作来体现:一场戏是王文清赶去前线的途中,吉普车被大弹坑拦住去路,心急如焚,金大爷见状振臂一呼,指挥众乡亲将吉普车硬是抬过大弹坑,这样的场面前所未见,很感人!更震撼人心的戏,是负重伤的王芳必须急送后方医院,但过冰河的车被敌机炸断,金大爷再次挺身而出,将王芳的担架抬过宽阔的冰河!冰河寒冷砭骨,敌机还在狂轰滥炸。年迈的金大爷全无惧色,蹚入冰水,和战士和乡亲硬是将担架一步步抬到对岸,金大爷中弹倒下……这段扣人心弦的戏,让许多观众感动落泪。描写朝鲜群众帮助志愿军的戏,我看过不少,金大爷抬担架过冰河,我印象最深!
《团圆》作者巴金老人看了电影《英雄儿女》,在日记中写道:“ 《英雄儿女》改得不错。关于王成的一部分加得好。王芳的形象也很可爱。”
《英雄儿女》改编者不怕同类名作珠玉在前,也不怕艺术形式的转换会面临种种困难,以自身丰富的积累,深厚的功力,开放的视野,闯出一条创新之路,这等勇气和智慧,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