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思梦) 7月30日,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在湖南长沙启动。中国外文局局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杜占元,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并致辞。
活动现场,两届奥斯卡奖获得者、首届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导师柯文思与现场嘉宾共同开启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本届创作计划由中国外文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CCTV-9等机构联合主办,旨在面向全球广泛征集纪录片、短视频、微短剧等影像选题和成片。
杜占元在致辞中表示,期待参与创作计划的中外导演携手合作,共同记录中国改革开放的足迹,中国人民踔厉奋发的足迹,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足迹,将个体视角融入宏大叙事之中,以小切口折射大时代,让海内外受众更加了解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杨浩东表示,中外联合创作有利于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更好展现中华文化魅力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传播真实的中国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首届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导师魏克然·钱纳就“如何用影像立体讲述中国故事”发表主旨演讲。首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纪录片成果作品《回到土地》导演喻峰,短视频成果作品《守护大熊猫》导演姚远,英国纪录片导演罗飞,传神语联创始人兼董事长何恩培,分享中外合拍、AI赋能影像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探索。
谈及如何用影像立体讲述中国故事的话题,首届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导师魏克然建议创作者建立沉浸式地讲故事的方式,抓住当下,找到最真实的要素,关注当下的人,讲述代际的故事,从而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在中国拍了20多年的纪录片的英国电影人、纪录片导演罗飞非常喜欢中国创作者拍摄的“观察式的纪录片”,“这种影片试图探索事件中的真相,不会做直接的评论,而是把观众代入到时空当中,让观众体验某一个时刻、一个故事,某一年,或者是某一个生命。”罗飞透露,他在中国拍摄纪录片都是从真实出发。最近,他刚刚结束了在中国云南一所小学的拍摄,希望通过他的视角讲述这些四年级的中国学生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型国家,它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如何把这种精彩通过影视作品呈现出来?张维为建议,一方面,可以从生活层面、情感层面打动受众;另一方面,在讲述中国故事时,提炼出一些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或价值观。而近来我国政府推行的144小时免签政策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他们在视频平台分享中国的见闻,让“China Travel”火到了海外。张维为认为,这一思路为我们影视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张颐武表示,自媒体短视频的发展为“真实中国”的讲述带来了新的机遇。“144个小时的开放、自由的过境的访问让人们通过自己的眼睛、通过短视频、通过自媒体博主们的分享看到了不同于以往海外受众所想象的中国。在这里面看到的中国是充满活力、充满机会,充满可能的中国,这是日常化的震惊感。”
全球征集全面开启
启动仪式同步举办“中外联合创作节目展”,通过海报、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出《柴米油盐之上》《文明的荣光》《相知中国》等20余部中外合拍作品。
据悉,第二届创作计划由中国外文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CCTV-9等机构联合主办,旨在面向全球广泛征集纪录片、短视频、微短剧等影像选题和成片,并对入选项目开展创作指导、制作支持、专业培训、传播推广等多种形式的扶持,入选作品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全球征集已全面开启,可通过创作计划官网、IP PLAN公众号、合作渠道参与,征集日期截至2024年8月31日。
第二届创作计划启动仪式由中国外文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CCTV-9、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等单位共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