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丽)从中国电影的摇篮,到如今的电影之城,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让上海国际电影节始终以独特的引领性,照见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6月16日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国内外电影企业领军人物与知名电影人代表以“光影之路 焕新启航”为主题建言献策,为中国电影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谋划方向,探寻思路。论坛由《中国电影报》社长、《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主持。
去年以来,电影市场强劲复苏,票房大幅提升,宣发形式日趋多样,口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影人如何持续深耕精品创作,为观众贡献更多题材多元、类型丰富的口碑佳作?在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看来,“当下中国科幻电影和动画电影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基于此,光线已经开始布局科幻电影的创作生产——将与“三体宇宙”联合开发科幻电影《三体》,由张艺谋担任导演,目前处于前期运作阶段。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认为,实现中国电影持续高质量发展不能仅依靠票房,而要深度开掘IP价值。“中国奇谭”系列的首部动画电影已定名《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计划2025年暑期上映。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冬认为,结合商业类型片特质,融入艺术元素和新技术表达,呈现深邃的人文情怀,才能成就一部好电影。阿里影业总裁李捷注意到,观众的价值主张、审美趋势以6至12个月为周期产生变化,而电影制作周期一般为一年到36个月。在这个长短周期的冲突中,有品质感的电影,大制作的电影和工业化的电影,跟个体命运、家国情怀、时代共鸣相关联的电影可以具备“抗周期性”。
近年来,中国电影扎根本土文化,呈现东方审美,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和认可。“在创作上,我的出发点比较单纯,就是通过电影镜头说出心里流淌的声音。”在导演管虎看来,电影与音乐、绘画一样,拥有人类共同的情感。是一个交流工具,“但是电影的表现手段更为丰富多彩。”导演乌尔善介绍,《封神第一部》今年会在欧洲上映,“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被感动,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观众也同样会被感动。”(详见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