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一群打篮球的少年在做俯卧撑、运球训练,其中一名少年独臂完成和其他人一样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他叫“阿城”…… 这就是改编自“广东新时代好少年”、云浮市高村镇独臂少年张家城的真实经历的电影《我,就是风!》,讲述的是粤西山乡独臂篮球少年阿城无惧逆境,在省级少年篮球大赛中高燃上分、创造奇迹的故事。片中主演阿城由原型人物张家城饰演。
这是一个追逐梦想、战胜自我的故事。五岁那年,阿城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凭借对篮球对热爱,阿城决心在球场上找回自信。从连一块毛巾都拧不动,到历尽艰辛练成单手持球、运球、投篮甚至扣篮,阿城最终打进了省级少年篮球大赛,创造了奇迹。
为什么叫做《我,就是风!》呢?
电影给了我们答案。贯穿影片的是“风”和“风铃”的故事,风铃需要依靠风,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实现自我价值;但没有风的时候又要依靠什么呢?是自我,是强大的内心。
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或者说成为“风”。
可以想见的,断臂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以及这个家庭来说,要承受多少痛苦。但影片并没有太着力地去叙述肉体的疼痛、家庭的贫困,而是聚焦人物内心的成长——如何战胜自己活出自我。
在失去右臂的日子里,阿城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打篮球,并且参加专业比赛。为了这个目标,他克服种种困难,从最初的被拒之球场之外到可以进入球场,再到参加省级少年篮球大赛,阿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逐渐展现出了卓越的篮球技能。
无论是练球时的刻苦坚忍,还是比赛时的全力以赴,阿城的毅力和决心都让人印象深刻。在阿城的身体里,我们看到了一颗无比坚定的心和无限的潜力。
影片不仅展示了阿城的篮球技艺,还深入挖掘了他内心的力量和坚持梦想的勇气。在一次比赛失败后,阿城向教练请求加罚,并用单手坚持到训练的最后一刻……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阿城参加省级少年篮球大赛,他紧盯对手、与队友默契配合,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这一情节不仅展示了阿城的篮球天赋,也体现了他以集体荣誉为上的大局观。不得不提的是,阿城的扮演者——张家城的表演,可以说,他不是演出来的,而是把内心真实的自我表现出来了。《我,就是风!》的成功之处之一在于其深刻的情感共鸣,观众与主人公阿城之间建立了强烈的情感联系,他的坚韧、毅力和自我超越的故事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我,就是风!》另一个突出的主题就是亲情。父母始终是阿城最坚强的支持者。在阿城陷入困境时,感到迷茫时,他们默默地给了阿城鼓励和支持,并且始终坚信儿子的潜力,并为他创造了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
这是一部充满内心抗争的影片,但导演却并没有刻意地去煽情,反而用一种平民式的幽默乐观,来挖掘这个普通家庭中的温暖和关爱。
可以想见的是,和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电影相比,主角张家城所曾经历的现实并不会比之“温柔”。但在这部《我,就是风!》中,导演以及主创团队并没有去刻意放大苦难,反而以一种“去艺术化”的手法将其呈现,紧紧围绕“励志励心”的核心主题,听似静默无声,实则振聋发聩。
阿城用左臂打开了他走进篮球世界的门,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左臂”的力量,这种寻找,也许正是从像阿城一样真诚面对自我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