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启的脱贫攻坚战场上,四川作为主战场之一,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和案例,也创作出了不少讲述脱贫扶贫故事的优秀电影作品。由苗月导演,不久前上映的《阿莫阿依》将视点聚焦于贫困地区失学少女,讲述了扶贫工作的另一侧面,电影的艺术创作也在同类题材中有了创新性表达。作为扶贫题材电影的代表,这部电影塑造了不同于以往同类电影的人物形象,通过小切口展现大历史,在表现伟大脱贫工程的同时,也展现了被帮扶对象的成长,体现了信念的力量,书写了“教育扶贫”的光影华章。
一、新美学:诗意乡土与生动人物
在《阿莫阿依》中,导演苗月用扎实的功底,以质朴而充满诗意的电影语言,讲述了四川小凉山地区一个普通彝族女孩阿莫阿依辍学后,如何在扶教工作队的帮助下重回学校接受教育并在毕业后选择返回家乡的故事。电影开篇是带有诗意美学的彝区自然风光,辽阔的大山,青翠的山林,袅袅的炊烟,以及阿依家虽然破旧却不失整洁的房屋;后半部则是“桐华培优班”整洁明亮的教室和操场,笑意盈盈、朝气蓬勃的学生,电影采取了纪实性手法,通过细节凸显真实。在整部影片中,导演将情节置身于自然风景中之中,将主题与乡土之美融合在一起,这一创作策略,使乡村这一地理环境与物质空间,历经扶贫洗礼后转变为“有意味的风景”,乡村美景与扶贫工作并存,共同构筑出壮美的江山。
同时,《阿莫阿依》注重呈现普通人的生命逻辑,塑造了三类生动的人物形象:一是阿依这类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被迫辍学承担生活重担的少女,她天资聪颖,热爱学习,但也深知父母的不易,不得不把读书的念头深藏于心,通过翻阅弟弟的课本抚慰内心的梦想;二是不厌其烦来阿依家劝说,为阿依上学提供帮助的扶贫工作组。他们风雨无阻、反复上门,只为了每一个适龄孩子都不失学的信念;三是阿依父母这类贫困却毫无办法改变现状的乡民。他们并未不爱阿依,只是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实在无力承担所有孩子同时上学的生活,而个人能力的有限使他们无力改变现状。另外,阿依的弟弟也十分心疼姐姐,为了维护姐姐不惜与同学起冲突。电影以一种温情的态度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生命,为每一类群体都进行了客观、冷静的展现,从他们的境遇洞悉了个人忧愁,书写了个人命运,触及了社会问题。
总之,《阿莫阿依》在诗意展现乡土之美,呈现新时代新农村的社会形势与村民生活变化的同时,也重视人物的个体塑造,凸显了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展现出了人物的生命质感。
二、新视角:小切口与大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1年,我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这一震惊世界的当代奇迹只能在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大地上完成,这一可歌可泣的历史进程也通过许多电影作品展现了出来。
以往的同类题材电影,要么选择扶贫干部的视角切入,如《文朝荣》(2018)、《山歌》(2021),要么以回乡创业年轻人的视角切入,如《一点就到家》(2020)、《青春作伴好还乡》(2021),要么以被帮扶对象中积极分子的视角切入,如《十八洞村》(2017),但《阿莫阿依》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电影没有全景式地展现扶贫工程,单从扶贫大框架里的教育扶贫入手,以一个普通彝族少女的视角切入,真实而细致地表现了贫困地区大龄少女上学面临的各种困难:家庭负担重,弟妹多,经济困难,上学和干农活必须兼顾,甚至为了干活不得不牺牲学业……除了物质层面的贫穷,还要应对“大龄”读低年级带来的诸多尴尬,以及耽误太久学习节奏如何协调的问题。青春期的敏感羞涩和渴望读书的心理交织在一起,深切呈现出时代语境下阿依们的真实状况。据统计,2020年,马边全县有400余名大龄低年级学生,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0年,马边县开设了“桐华培优班”,集中全县的优秀老师,自主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将这学生集中起来教育帮扶,在扶教工作队帮助下,“大龄学生”的问题顺利解决,孩子们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学习和成长。
电影切实将“教育扶贫”这一抽象话语落地,将在党的领导下贫困地区失学少女如何通过教育改变人生的过程讲述得真实而感人,展现了脱贫攻坚中“扶智”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小见大,浓缩了一段世界瞩目的教育脱贫史。
三、新价值:信念的力量
除了展现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阿莫阿依》还表达了另外一重价值意义,即坚守信念的强大力量。电影努力重构了人物的主体性,阿依通过学习离开了大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最后她又回到了大山,成为了一名教师,“因为自己淋过雨,也想为别人撑起一把伞”,这句电影中的感慨朴素平实却分为生动,道出了阿依选择回乡的原因。这也和全片的整体风格契合,没有套话和口号,不“卖惨”,不过分渲染苦难,也不塑造苦情主人公,前半段将阿依的人生之路缓缓展开,在日常的琐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自主、懂事明理的少女,也感受到阿依的心路变化,看到了她的成长。阿依明白自己是被知识、被国家的好政策拽了出去,因此她也要拉着后面的人,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去。这是她给自己的使命,展现了她对责任、教育的理解。阿依的选择,让人看到了她内心的光,这是一份用坚守浇灌的知恩图报、故土难离的信念,它从大山的土壤里长出来,深深扎根在人的心中,发芽长大,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这份信念也从银幕里闪烁到了银幕外,电影在许多地区放映的时候,得到了当地观众的一致好评,很多观众都表示“感同身受”“感人至深”。许多孩子都表示受到了鼓舞,要好好学习,报效家乡,报效祖国。
毫无疑问,《阿莫阿伊》是电影人献给所有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人们的礼物,它充满感性力量和时代气息。同时,《阿莫阿伊》也为如何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新的美学范式。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