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针对高校全体学生的一门课程,包含语言教学、中英文化知识讲授与背景介绍等内容。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不同专业学生皆会涉猎跨文化知识,决定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应积极践行育人使命,教授学生英语语言国家文化、语言交际知识、政治经济背景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对中英文化差异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使其能够以更加全面、客观、理性的视角看待英语文化,具备中英文化融会贯通、迁移运用的能力。鉴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时间有限,中英文电影能够作为课程教学载体与方式助力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效率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英文电影具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征,且作为真实艺术的缩影,涵盖各种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英文电影依托各种新媒体逐渐渗透于大学生日常学生与生活中,成为最具普适性的情景教学法载体,帮助大学生在明确英语生活化与实用性的基础上,感受英语文化的丰富性与深层魅力。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中英文电影中涵盖的跨文化交际理念和意识,并将其贯穿于电影教学法运用过程中。
发掘电影文化内涵,
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需要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本身是涵盖矛盾的实践行为,但是唯有交际才能够使因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获得不同受众的理解,而后淡化,直至跨文化交际实际问题解决。鉴于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前挑选中英文经典影片,研究与分析影片中的文化内涵,并将分析结果以影片片段形式上传至线上教学系统中,作为学生课前预习资料,并提出相应问题,引发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展开思考与讨论。例如,英语教师可以选取涵盖中英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经典影片《刮痧》、《推手》、《孙子从美国来》等,通过《刮痧》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刮痧”在美国引发的一系列误解,尤其刮痧在美国人眼中属于一种“虐待行为”,由此启发大学生应树立文化自信,致力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推手》分析中西方民众在生活习惯、养老等家庭观念方面的差异,明确推手所讲究的平衡元素,揭示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需要语言沟通、文同文化场域中大众的换位思考、入乡随俗等方式予以调和;通过《孙子从美国来》分析中英文化相互学习、和谐共处的现实,表现在美国孙子和中国爷爷的日常生活点滴中,这是中英文化发展的趋势。通过分析本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所涵盖的文化内涵,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向学生传达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明确跨文化交际意识应随着时代、国际化程度不断变化。
加强统一教材设计,
规范中英文电影选材
融合中英文电影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需要关注学生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立场。鉴于此,高校需要结合本土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学特色,完善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的重要载体建设,即教材建设,有效解决现阶段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缺乏统一教材的问题。且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材的设计和编写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将符合中国国情的跨文化交际内涵贯穿始终,启发学生将双向对比中英文化作为学习原则。教材尤其应突出中英文化对比内容,尽量保障中英文化内容平衡,并直接将中英文化对比作为单独模块。具体而言,中英文化对比模块应明确中英双向文化导入理念,解读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概念,分类对比中西方文化,包括节日文化、教育文化、着装文化、饮食文化等所涵盖的节日活动、教育理念、服装类型、饮食品种等。针对不同内容,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截取《阿甘正传》《飘》《放牛班的春天》等经典影片片段,对比国内经典电影《背起爸爸上学》《一个都不能少》等,对比说明中西方不同的教育观念,以及中西方所共同倡导的积极向上精神,其在不同时代都是一种延续,以此说明中英文电影选材应贴合社会文化语境,始终倡导国家主流价值观,在重视学生基本语言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将电影作为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载体,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电影选材的案例、原则等指导性蓝本。
完善电影内容体系,
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已成为国家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之一,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是立足于国内外语教育国际化的战略高度来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产物。融合中英文电影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决定课程内容的增加,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专门研究电影字幕翻译、电影语言,尤其代表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意象,应汇总意象翻译约定俗成的表达内容,并将其上传至线上语料库中,便于师生展开搜索、学习与研究。基于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创新课程实践方法,将任务型教学法与跨文化交际相整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传授英语知识,并根据课程不同主题筛选电影,给学生布置查阅文献、思考电影中文化价值等内容的任务,学生可以小组形式完成,充分发挥思辨性、发散性思维,在查阅资料时可以适当将其他影片作为案例,与原有内容进行对比,并将任务完成结果及时上传至教学系统中。教师在课前及时查阅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在课堂上对不同任务作出评价,并提出相应问题以作为内容进一步延伸的有效方式,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学生在完成不同任务过程中,能够对英语和汉语语言,以及相关文化内涵和背景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促使文化知识内容的启发性落到实处,进而夯实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践基础。
借助电影传播优势,
延展第二课堂实践场地
全媒体时代下,中英文电影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路径惊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者应凭借电影能够依托自媒体平台传播的优势,围绕校园移动媒体平台、校园网教学平台等媒体,开通校园特色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搭建呈现西方国家文化风貌的多元化平台,在各种中西方节日发布具有文化风情的影像资料或者经典电影片段,为学生提供自主观看中英文电影、学习英语的机会。而后,英语教师可以为不同班级学生搭建学习社群,供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或者讨论中英文电影拓展素材获取和观看路径,作为学生模拟真实语境中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场地,延伸传统课程实践的实体场所。此外,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举办以经典电影为主题的线上文化讲座,或者拍摄短视频发布至学习社群中,倡导学生将观影感受或者跨文化交际模拟过程录制为短视频进行传播,推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实践内化于学生学习过程中。
(作者系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度渭南市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网络媒体下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创新性传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ZDYFJH-3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