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全国影院暂停营业,至今无法复工,这意味着电影行业在失去全年最重要的档期春节档后,也将失去一季度的电影市场。数据显示,去年同期,全国电影票房收入高达173亿元。
“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新丽电影总裁李宁说得坚定而有力。
在电影行业工作了20多年,新冠肺炎疫情是李宁第二次直面电影市场的全面停摆。上一次,是2003年的非典时期。
对比17年前市场遇到的冲击,李宁对当下市场走势态度乐观,他告诉记者,如今的中国市场,不仅拥有全球最好的电影硬件设施,越来越多的国产优秀电影也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更重要的是,新一代年轻观众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影院消费习惯。他相信,疫情之后,观众的观影热情会迎来“反弹性”上涨,市场也将在短时间调整后,出现井喷式增长。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李宁建议行业从业者转变思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放弃平庸的、不符合市场需求和脱离观众的电影项目,有效控制制片成本”,在疫情结束后,科学合理恢复生产,保证新电影的顺利制作,为后三季度以及明年的电影市场复苏,储备可上映的电影项目。
“灾难带来悲痛,也带来故事。”李宁说,电影作品不仅是供大众消遣的娱乐产品,也是记录时代的重要载体。疫情之下,涌现出了太多感人的典型人物和故事,他说,用电影摄影机记录歌颂那些在疫情中闪光的医务工作者和各行业的模范典型,在大银幕再现那些感人的故事,“是电影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
《中国电影报》:疫情暴发以来,电影院暂停营业,剧组停拍,影片撤档,您如何看待对电影业的影响?
李宁:我本人从事电影行业的业务工作超过20年了,期间也经历过2003年非典,当时对行业的影响也不小。但就此次疫情对电影行未来发展的影响,我依然保持非常乐观的心态。
电影是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电影院线建设突飞猛进,不仅拥有全球最好的电影硬件设施,越来越多的国产优秀电影也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新一代年轻观众更养成了良好的影院消费习惯。电影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正是身处电影院中的互动性体验——通过声光艺术,实现电影叙事和人物塑造。我们坚信疫情过后,观众依然会走进影院,体验仅有大银幕才能带来的观影乐趣。
目前各城市影院暂时性的停业调整,正好给我们电影行业一个自我梳理、复盘总结的机会。在经历了近几年来的高速发展,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行业内的各个环节机制,运行是否有效。比如电影企业对行业的思考,对公司战略战术的调整规划;制片公司根植于内容基石上的剧本创作打磨,制片环节管理流程的优化与新技术应用;电影宣发的高效创新;电影院自身运营服务质量的意识提升等等,太多课题可以供我们在停产停业期间研究。
疫情当前,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全力抗击疫情,我们坚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更坚信电影行业会逐步恢复,并且迎来更加高速健康的发展。
疫情之下,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中国电影报》:您认为疫情会对今年中国电影市场产生多大的影响?
李宁:2020春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对电影行业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2019 年1月至3月,票房总收入在 173 亿元左右,如果2020年4月份全面恢复,2020年第一季度的票房也至少比去年同期降低约140亿元。同时,全年各个影片的拍摄、上映计划将面临全盘调整,春节档期作为全年最重要的高票房档期的缺失,着实让我们痛心不已。
对暂无开机计划,正在着手内容储备剧本创作的电影公司来说,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有开机计划的电影公司,因疫情影响推迟拍摄计划的情况仍客观存在。
《中国电影报》:疫情之下,电影制片、发行、影院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克服困难、降低损失?
李宁:制片单位秉承精益求精的创作理念,对电影项目进行精心打磨,力争做出符合市场规律的精品,放弃一些平庸的、不符合市场需求和脱离观众的电影项目,好钢用在刀刃上,有效控制制片成本。
宣传发行单位,可以通过网络手段,细化优化现有宣发方案,寻求创新之路,洽谈新的储备项目,为疫情结束后全面铺展开工作做好准备。
影院终端可以加强软硬件升级,进行设备维护、人员培训,为恢复营业做好演练准备。
银幕再现抗疫故事,电影人责无旁贷
《中国电影报》:您认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电影和电影人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宁:回顾历史长河,中国电影人在国家和人民有需要的时候总是冲在前列。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举国之战中也不例外,电影人积极响应号召、顾全大局,不计利益得失、第一时间停业,放弃票房最好的春节档期,众多已经投入宣传开始预售的贺岁电影临时撤档,众多摄制组不计较巨额经济损失,果断停工隔离,为防止疫情扩散作出了贡献。这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充分展现了电影人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我们当前的主要准备工作,是认真做好后三季度的电影市场,力争将全年的票房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在疫情期间,安全有效推进已拍摄完成进入后期制作阶段的电影项目,在疫情结束后,科学合理恢复生产,保证新电影的顺利制作,为我们后三季度以及明年的电影市场复苏,储备可上映的电影项目。
《中国电影报》: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感人的故事和人物,有哪些故事和人让您印象深刻?是否有将其搬上大银幕的计划?
李宁:让我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有许许多多,比如年事已高却仍旧奋战在一线的钟南山教授、在疫情中逆行甚至付出生命的医务工作者,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声援湖北,为武汉加油,还有那些为防止疫情扩散不眠不休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和不计个人得失、为疫情奋力奔跑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等。
灾难带来悲痛,也带来故事。电影作品不仅仅是供大众消遣的娱乐产品,同时也是记录时代的重要载体。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疫情当中太多典型人物与事例,已经引发电影人的关注,这里面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这种时候我们更可以尝试从中挖掘出一些感人的、能够给人力量的素材。
为湖北武汉和全国人民抗疫加油,用电影的摄影机记录歌颂那些在疫情中闪光的医务工作者,各行业的模范典型,在大银幕再现那些感人的故事,是电影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希望主管部门统一调控2020年电影档期
《中国电影报》:有专家预测,4月底,湖北以外省市有望恢复正常秩序,这也意味着,电影业有望在这一节点迎来复工,您认为,复工前,制片、发行、放映各环节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李宁:从国家宏观层面到各级电影主管部门,已经准备提供金融服务、财政资助、创作指导、摄制支持等在内的全链条、全方位保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我相信有利于市场复苏的各种利好政策也会纷纷出台。我们要把握好时机,尽快将我们的全产业链恢复到正轨上来。
制片企业应确保剧组复工的各项准备符合拍摄当地所在影视城、园区、基地等疫情防控的具体工作要求,放映影院做好健康排查、储备医疗设备、进行环境消毒等基础工作,避免导致工作人员感染或大规模人员隔离观察等严重后果。同时各环节所涉及到的人员应接受全方位细致的防护培训,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电影报》:复工后,我们电影人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才能尽快恢复电影市场的繁荣景象?
李宁:电影人的发力,一定是举行业上下之力。从剧本开发、拍摄制作,到后期制片与宣传发行,影院上映,都是环环相扣,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是暂时的,疫情结束后积压的很多优质电影都将在行业各个环节的助力之下与广大的观众见面,行业得以百花齐放。同时我个人的一点建议是,因为疫情这个不可控因素,建议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调控2020年的电影档期,特殊时期用特殊的方法,相信各电影公司宣发单位也都能支持和理解,同舟共济,携手共渡难关,迎来中国电影风雨之后的彩虹。
疫情过后,市场或迎“反弹性”上涨
《中国电影报》:请您预测一下复工后电影市场的走势?
李宁:个人认为,市场在经过短时间的调整过程后,必定会出现井喷式增长。据人民网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8.61%的人表示疫情结束后,短期内有增加消费支出的意愿。其中,超过7成的受访者表示会增加餐饮、电影等线下娱乐消费。相信新冠肺炎疫情过去后,影迷的观影热情或迎来“反弹性”上涨。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20个省份出台了相关政策,均在财税、金融、内容审批流程上给予影视文化企业一定扶持。相信有更多的影视企业经此磨难,会稳扎稳打、站稳脚跟,恢复信心、昂扬斗志,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为繁荣市场做出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