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档,一部《流浪地球》颠覆了国人对国产科幻片的刻板印象,宣告了中国电影的科幻大片时代的到来。由于中国电影自身独特的行业生态,与其他类型或题材的中国电影都或多或少存在“原著依赖”一样,中国科幻大片的破题之作,也是建立在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作家之一,刘慈欣的同名原著小说之上的。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更多的优秀国产科幻大片大概率来说,也都会建立在杰出的科幻小说原著之上。
相较于有“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称号的刘慈欣,另一位同样堪称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宗师级人物的王晋康,其作品虽然在科幻迷中有着不亚于刘慈欣的口碑,但是在大众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远逊于刘慈欣。事实上,作为继郑文光之后,中国科幻界的又一位“终生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的科幻创作无论是作品题材类型的丰富程度,还是从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在当代中国科幻文学界都处于第一梯队。而在大众领域知名度的相对缺位,却也让王晋康的科幻小说作品成为了一座有待开发的“富矿”。如果能够进行恰当的改编,并交由专业能力过硬的制作团队,那么下一部“流浪地球”式的国产科幻大片,很有可能从“王晋康科幻宇宙”中诞生。
然而,纵观整个世界科幻电影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由科幻小说改编而成的科幻电影,鲜有既叫好又叫座的案例。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有着不同的“类型核”——作为类型文学,科幻小说的类型核是“科学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科幻小说的阅读门槛,让科幻小说变成了一种面向特定读者群体(科幻迷)的文学形式;而作为类型电影,科幻电影的类型核则是“基于科技造物的视效奇观”,这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科幻电影的“文化折扣”,反而让科幻电影变成了一种更便于引起大众共鸣的电影类型。所以,并不是所有在读者中获得好评的科幻小说,都适合改编成科幻电影。而适合被改编成科幻电影的科幻小说,大约都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原作者及被改编的作品都需要有较高的知名度。既然是改编而成电影,那么作者本身及作品本身的知名度就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以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自带流量”。高知名度作家及其作品能够给观众带来比较稳定的观影预期,使得电影投资方和制作方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预期,更容易管控投资和制作风险。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作者或者作品的知名度过高,也容易形成观众过高的观影预期,如果制作方的电影制作水平或质量管理不到位,也容易造成口碑崩盘的窘境。因而,从平衡性来说,王晋康既是有高知名度的科幻作家,但他的作品改编有不容易造成过高的观影预期,反而是非常适合作为当下国产科幻电影的文学原本。
第二,篇幅在五万字以内。相对于小说,电影是更加综合性的艺术。普遍来说,同样一个故事,用电影表现出来,要比小说表现,所需的信息量高3到5个数量级。有人测算过,要改编成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小说原著篇幅最好是在4万到7万字之间。考虑到科幻小说在改编成科幻电影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篇幅交待背景(世界观),因而五万字以下的中短篇小说最适合作为科幻小说的改编来源。
第三,背景内容简洁,叙事结构清晰,人物关系简单,情景设置易于实现。科幻小说、尤其是长篇科幻小说创作往往首先着眼于庞大的世界观设定,而整个故事动辄便在整个宇宙尺度上铺陈开来。尽管现在出现了“漫威电影宇宙(MCU)”这种全新电影制作方式,但总的来说,还不具备作为一种成熟模式进行普遍推广的可能性。而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未来绝大多数中国科幻小说还是要交给中国本土的影视业进行改编。考虑到国内影视业的现状,在选择改编原著的时候,还是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既要努力延续《流浪地球》后,国产科幻大片的崛起势头,也要致力于中等成本的科幻电影制作,夯实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基础。
第四,有较大的改编余地。在美国,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次数最多的科幻作家是菲利普·迪克。这些改编自迪克科幻小说的科幻电影,往往在内容上与原作相去甚远。而2004年上映《我,机器人》除了女主角的名字以外,与阿西莫夫的原著小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究其原因,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毕竟在艺术形式存在巨大的差异,更何况,好莱坞科幻电影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叙事模式,因而在电影改编时,他们往往只是借鉴了科幻小说中的创意点或基本的“科学性”设定,至于剧本编写则是完全按照好莱坞的工业化流程进行。尽管目前中国的影视业距离好莱坞那种大规模、工业化的文化产品生产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毕竟已经开始有既熟悉当代科幻小说的精神内核,又深谙现代商业电影拍摄技巧的专业编导团队出现。所以,只要给他们足够大的改编空间,他们是有能力把优秀的原创科幻小说改编成精彩的科幻电影的。
综合以上四方面的因素,以及笔者多年来对王晋康科幻小说作品的研读,以下这些作品,或许在当今的环境中是最适合被改编成科幻电影的:
《追杀K星人》:这是王晋康早期创作的一部科幻悬疑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名特工奉命前去甄别四名被怀疑为遭到外星人掉包的嫌疑人,一旦发现他们是被掉包的复制人,立即予以消灭。但在消灭了所有嫌疑人后,特工才意识到,自己才是那个被掉包的复制人……这个故事发生在近未来,完全可以当做一个有科幻元素的悬疑片来进行改编,而且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特效场景,完全可以通过剧情和人物的互动来推动故事发展。当然,要拍好这部作品,考验的其实是编导团队的电影基本功。
《七重外壳》:讲述了一个高材生阴错阳差间介入了一个军方的虚拟现实实验,结果因为无法分辨现实与虚拟时空而导致悲剧的故事。很多人都把这部小说与大导演诺兰的《盗梦空间》相提并论,但事实上,王晋康的《七重外壳》比《盗梦空间》要早问世很长时间。不过,《盗梦空间》的确能够为《七重外壳》的影视化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但就作品本身来说,现有的故事直接电影化可能会显得有些淡薄,最好能在现有故事的基础上,基于《七重外壳》的基本设定进行再创作,使之更符合电影的表现形式。
《斯芬克斯之谜》:主人公意外获得了“长生不老”的能力,但最终他放弃了这份神迹,选择做一个平凡的父亲,并因此而安详的逝去。这同样是一部带有悬疑色彩的科幻故事,但却有饱含哲理。如果能遇到好的编导团队,有望成为中国“软”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寻找中国龙》:这是王晋康科幻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几部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少儿科幻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充满了中国文化元素,非常适合改编成为儿童科幻电影。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儿童电影领域曾经出现过一段科幻题材热,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戛然而止。现如今,整个产业环境已经足以支撑儿童电影的回归,而科幻题材必然从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不妨就从王晋康的《寻找中国龙》开始吧。
事实上,除了上述四部小说,王晋康的大部分中短篇科幻小说作品都有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潜质。其中很多还是适合中等投资规模的“璞玉”,只要精心制作,完全有成为票房爆款的潜质。而要将这种潜质变为现实,还需要整个影视产业找准王晋康科幻小说的影视改编定位。一旦能够准确定位,并发展成相应的改编制作模式,必将推动中国科幻文学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