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票房是靠观众走进电影院,进行观影购票而实现的。观众走进电影院之前,在不知电影剧情的情况下,如何第一时间选择观看哪部影片?那么,片名就成为了电影与观众接触的“第一道门”。在电影的宣传过程中,好的片名在充当着“广告”作用的同时,也为打造电影品牌和实现高票房做准备。
其实早在80年代,美国票房收入预测先驱巴瑞·李特曼对美国80年代近700部电影进行分析推出票房收入预测模型,最终得出:“电影片名是电影制作的创意部分,并在电影产品的广告宣传、三次售卖和品牌构建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显然,片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和主演阵容“平起平坐”,是需要经过反复调研和琢磨才得出的智慧结晶。从某种意义来看,片名的好坏能直接影响票房。
◎ 梳理:四字片名最多 五字产出最高
在2018年86部票房超2000万的国产电影中(86部总票房344.2亿),片名为一个字的只有张艺谋的《影》一部,该片收获票房6.29亿,而在最近10年,近300部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中,也只有《影》和2012年钮承泽执导的《爱》是一个字的片名。去年,共有三部两个字片名的影片票房突破2000万,分别是《无双》(12.74亿)、《闺蜜2》(0.64亿)和《谜巢》(0.5亿),还有更早之前的《战狼》系列、《囧》系列、《叶问》系列、《寒战》系列、《画皮》系列等作品,都是以两个字作为片名。
梳理2018年上映的国产影片片名发现,过2000万票房影片中,四个字片名最多,比如《红海行动》、《一出好戏》、《无名之辈》、《无问西东》、《邪不压正》、《爱情公寓》、《动物世界》、《幕后玩家》等,共33部,产出票房114.26亿。
对四字片名尤为偏爱的电影人,不得不提导演王家卫。他所执导的电影作品片名几乎都是四个字,《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重庆森林》、《东邪西毒》、《堕落天使》、《春光乍泄》、《花样年华》、《蓝莓之夜》、《一代宗师》等。中国人对四字结构的偏爱可追溯到《诗经》时代,描写相思之情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达誓言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等。到现在被大家信手拈来的成语,都是历代沿用下来的大量四字结构,凝练精短而寓意丰富。四字结构是经典自然的语言使用习惯,而偏向欣赏推崇传统美学风格的王家卫导演,自然用起来习以为常,看似“偏执”。
三个字片名位列其后,《捉妖记2》、《巨齿鲨》、《找到你》、《大师兄》等14部产出票房47.53亿;排在第三的是五个字片名,《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后来的我们》、《超时空同居》、《李茶的姑妈》等11部,产出票房125.15亿。仅从片名字数与相对应的票房来看,不难发现,五字片名票房产出最高,以12%的部数占比产出36%占比的票房。值得一提的是,这11部影片中,过亿的影片有9部。
去年,三字片名、四字片名、五字片名影片共58部,部数占比为67%;这58部影片共产出票房286.94亿,占比83%。
从六个字的片名开始,就会有一些“断句”出现,例如《厉害了,我的国》、《爸,我一定行的》等等,2018年,六个字片名的作品共有5部超2000万,累计票房19.86亿。
七个字片名的作品在去年也有6部,比如《地球最后的夜晚》、《叶问外传:张天志》、《神秘世界历险记》等等,累计票房不高,仅为5.92亿。八个字的作品则大多是系列作品,最典型的是《狄仁杰》系列,包括《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三部影片,还包括《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等。
九个字和十个字片名的电影也属于“小众”,2018年的《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两部九个字的电影累计票房1.52亿;《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潜艇总动员:海底两万里》、《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三部十个字的电影累计票房2.96亿。
◎ 重要性:与观众接触的“第一道门”
在2012年华影公司举办的“优秀国产电影占据主流市场动员大会”上,时任万达院线副总经理的刘歌就曾表示,国产电影实际上一直在片名以及电影海报的宣传上有所欠缺,无论故事讲得如何精彩,如果不能在片名上讨巧,还是会令影片在最初宣传时期表现逊色。一些中小制作的影片由于制作费用有限,在宣发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那么此时片名就是电影的一种“自我宣传”。
好的片名,对票房的影响也是正向的。一个言简意赅、掷地有声的片名就能为影片增色不少,比如《让子弹飞》、《邪不压正》、《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一出好戏》等,在揭示类型的同时,影片的气质也呼之欲出。
电影片名还有一个艺术化的作用,文艺片的片名应该文艺一些,让观众看到名字就可以“闻到”影片的气息。电影《无问西东》,片名取自清华大学的校歌中“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体现了历代清华人的风骨和胸襟。2011年的口碑影片《钢的琴》,也曾在片名上斟酌许久。片方曾以争取更多观众为出发点想要改名,在微博上征集新片名,《钢琴总动员》、《疯狂钢琴》等都成为热议片名,但影片导演张猛、主演秦海璐等都坚决反对。因为“钢的琴”三个字是影片的灵魂,无论是在叙事上,还是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上都做到了简洁凝练,是无可替代的。在主创的一再坚持下,片方最终妥协,《钢的琴》也被保留下来。
从电影发行的角度来说,给电影取名还要根据发行地的地域文化有所变化。爱情片《分手合约》在当年上映后获得近两亿票房,该片开机时曾用名《礼物》,早在2001年,该片导演吴基桓就在韩国执导过一部相同类型、相同故事框架的影片,也是以《礼物》作为片名,该片受到三四十岁韩国观众的欢迎。到了中国,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发现中国的电影受众普遍年轻,就将原来偏文艺的片名《礼物》改成现在的《分手合约》。
当然,有些电影因片名加分,自然也有电影因片名减分。比如电影《赛德克·巴莱》在台湾创造票房奇迹后,紧接的就是在大陆票房的惨败。是什么导致了台湾与大陆的票房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最终该片的片名成为导演魏德圣在反思后得出的首要结论。《赛德克·巴莱》来源于台湾赛德克族词语,意思为“真正的人”。不少看过该片的业内人士、媒体人都“交口称赞”,为何一部好片如此受冷?观众第一眼看到片名后不知所云,名字就无法吸引人,而且,单看片名完全读不出一点关于影片内容的信息。因此,该片票房不尽人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比如2011年中国内地上映的印度片《三傻大闹宝莱坞》,该片在IMDB评分为8.4,猫眼评分9.1,但最终票房却仅有1300多万。其实从影片与片名的关系来看,片名完全没有体现气质与内容。
对于观众来说,是否决定去看一部电影,尤其是商业片,电影的片名举足轻重。因此,只有在成功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后,才能在有效地传递影片信息的同时起到广告宣传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