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城市院线票房达32.52亿元,同比增幅达9.1%,稳居全国第六位。去年,四川新增影院110家,新增银幕达569块,截止到去年年底,全省的影院为585家。
四川省原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处处长周光向表示,四川省是西南地区的票房重镇,结合日前刚刚召开的2019年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上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的重要讲话,四川省未来的电影工作将融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等方向,进一步挖掘全省电影的市场潜力。
政府资助升级改造 回馈省内老影院
2018年,四川省城市院线票房达32.52亿元,同比增幅达9.1%。在周光向看来,一直以来,四川省都是全国重要的票仓之一,这离不开在省内苦心经营多年的每一条院线、每一家影城。“多年来,四川地区一直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无论省内院线还是外省院线,只要他们愿意来四川经营,我们的大门永远打开。”
周光向同时也提到,在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影院数、银幕数不断增加,城市影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老影院由于设备老化、不得不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对此,我们正在联合省财政部修订电影专资管理办法,希望政府能够对省内的来影院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已达到设备上的升级改造。”
在周光向的定义中,所谓的“老影院”有两个标准,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拿到用于硬件升级的补贴金。
“两个标准分别是时间维度和票房维度。”周光向告诉记者,首先,必须是经营5年以上的影院;其次,在成都地区的影院年票房要达到1500万,成都之外的影院票房则要达到500万。
“四川地区有很多老影院,如今他们都面临技术升级改造,这笔资金是专门帮助他们在设备上升级改造的,他们可以引进激光放映、巨幕等先进视听设备,这也算四川对这些老影院的一种回馈,毕竟这些年他们为四川地区的电影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周光向说。
探索电影业的“乡村振兴”打造乡镇文化消费平台
周光向对记者说,参加完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他就一直在捉摸如何把电影和“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结合在一起的道路。“这既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产业升级的要求。” 周光向说,目前,部分城市影院已经出现饱和的情况,如何开发乡镇电影市场、完善农村公益放映,是扩大电影市场的重要方向。
对于乡镇影院,近来周光向走访了四川的乡村、做了充分的调研工作。他告诉记者,就现阶段而言,小镇青年对于电影以及文化消费的需求非常旺盛,但与此同时,相对城市影院,乡镇影院仍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周光向为记者算了笔账,依照国家现有的对乡镇影院的补贴政策,一家影院建设一个影厅可以获得补贴10万元,最多可以补贴三个影厅,总计30万。“这一金额对于相对人口较少、消费水平较低的乡镇影院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于是,经过研究,四川省决定单独为乡镇影院每个影厅多补贴30万,加上国家的补贴,一个影厅获得的补助就是40万元,这样一来,一家三个影厅的影院,最多可以得到120万的补贴,这大大提高了乡镇影院建设的积极性。
在今年春节档期间,周光向走访了四川省内多家乡镇影院。“小镇青年对电影真是喜爱,尤其是《流浪地球》等几部春节档大片,可谓是一票难求。”而这样的景象,也让周光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乡镇影院这条路探索出来。
“补贴再高,也只能帮助乡镇影院启动。”如何让这些影院真正可以生存下去,才是摆在周光向他们眼前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幸运的是,周光向已经找到了一些头绪。
“乡镇影院如果只靠单一的票房收入,在现阶段想要生存下来肯定是行不通的。”于是,周光向在调研中确定了“文化消费平台”的概念。在他看来,乡镇影院是国家最基层、最前沿的文化阵地,基于当地群众对于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可以把单一的影院打造成文化消费平台。“乡镇影院除了放电影,还可以有书吧、网吧等文化消费活动。四川很多地区都非常重视这样的‘乡镇影院’,纷纷提供场地、推出免三年租金等优惠政策,我们还会派出专业团队帮助影院制定经营计划,帮助他们实现专业化经营。”
目前,四川地区已推出“影院10”规划和“影院100”规划。前者是四川省、市立项,利用配套政策和资金,成都市电影集团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以“水乡记忆电影院”为模板,选择人流基础好,适合建影院的小镇,2020年前建设运营10个“电影文娱旅综合体”。到了2025年,依托特色小镇规划,配套规划100个“电影文娱旅综合体”,形成乡村城市文化融合体,已达成“影院100”的规划。周光向表示,今年,他们会联合国家电影局,进一步对乡镇影院进行调研。此外,2018年,四川省还给予19个贫困县的影院每家50万元的资金补贴,用于影院的升级改造,在周光向看来,这也是在探索电影如何融入到脱贫攻坚工程中。
四川拥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如何让广大的农村观众“看到”、“看好”电影也是四川电影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据悉,2018年,四川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达55万场,超额完成全年的放映任务。周光向介绍说,未来,四川将继续推动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建设,让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从室外转向室内”。此外,四川还将强化“菜单式选片”机制,推广城市广场电影放映,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地”活动,确保公益电影放映“提质增效”。
打造“龙头企业”加强四川电影影响力
“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上,王晓晖部长对推进电影大国迈进电影强国、电影创作由‘高原’迈向‘高峰’的目标给予重要指导性意见。因此,四川对于制片方面,对于省内的电影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周光向说。
在制片方面,由四川电影企业参与制作的《最后一公里》以四川宜宾珙县珙桐村为背景,讲述了年轻的共产党员李双洪临危受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困境与摸索中、带领全村民众一同探索、一同实践脱贫致富的故事。该片上映后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由峨眉电影集团出品的《大路朝天》,通过讲述祖孙三代路桥工人伴随改革开放40年经历的命运和情感故事,折射出时代发展与变迁。同时,四川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去年,藏语片《阿拉姜色》获得了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奖,影片呈现了怀揣信仰的藏族人民解决人生困惑的过程。
“2019年,四川将拍摄新中国建国70周年献礼片《红星照耀中国》、 ‘一带一路’题材影片《嗨,纳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生死搏斗》、残疾人励志片《余生》、‘乡村振兴’题材影片《战旗飘飘》等。” 周光向表示,想要拍摄出更多优秀影片,就离不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近些年来,通过对峨眉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频道、四川太平洋院线等多家省内公司的整合,四川峨眉电影集团(以下简称峨影集团)已逐步重新焕发了活力。“峨影集团的一期工程以峨影1985影城这个花园式影院为主体,逐步恢复国有企业的‘造血能力’。2019年,将继续完成峨影集团的二期工程。”据了解,峨影二期产业园将建造摄影棚、主题公园,引进后期制作公司,孵化更多的电影项目。
为了进一步提高四川电影也点映企业的影响力,四川省政府还出资为省内二十三家影视公司在今年的香港电影节上租下展台,促进四川电影在国际上的交流合作。
与此同时,四川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还将继续做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译制工作。据悉,截止到去年年底,四川省广播影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播出中心已译制电影55部,译制影片放映订购场次4500多场;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已译制电影50部,译制影片放映订购场次近3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