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女性的电影是乏味的。”
——北京大学教授李道新直言,“女性作为导演,会给电影带来新的气质和方式,女性导演更加细腻,她们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对男性的理解都有独特的角度。”
女性电影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人走进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她们用心创作出的作品也赢得大家的关注与尊重。
她们热爱电影,她们有梦想,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她们的故事与成就,不仅给女性,也给中国电影,增添了色彩, 更是一种示范和启迪。
去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天坛奖”评委会主席王家卫在闭幕式上向女性电影人致敬,希望更多女性创作者用电影去书写女性的故事。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69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17 部主竞赛单元参赛作品中有7 部由女性执导,最终安姬拉·夏娜莱克凭借《我当时在家,但……》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
近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8 年度表彰大会初评“年度导演”入围名单揭晓,其中女性导演占到三席——刘明明、杨明明、苏伦。陈力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血战湘江》;苗月的《十八洞村》、《大路朝天》;许鞍华的《桃姐》、《明月几时有》;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绑架者》;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苏伦的《超时空同居》; 彭三源的《失孤》;李芳芳的《无问西东》……这些作品既有对新时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宏观展现,也有对当下职场女性、情感生活的微观表达。
从老一代的董克娜、陆小雅,到中坚力量的陈力、李少红、胡玫、许鞍华,再到新力量的苏伦、刘若英、李芳芳等,她们对社会问题独特的表达,让女性电影人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中国电影因为有她们,有了更丰富的色彩。
1、近50 位女导演贡献30 余部过亿影片
去年 4 月 28 日,刘若英的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上映,力压(同期影片)《幕后玩家》、《战神纪》等影片, 拿下五一档票房冠军,并以 13.61 亿的最终票房成为女导演作品的冠军。
就在《后来的我们》上映后 20 天, 苏伦执导的《超时空同居》“ 接棒”上映,最终实现票房 8.99 亿,仅次于前者,位列女导演作品的票房亚军。
近几年,不少女性导演的作品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例如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两部作品分别在 2013 年和 2016 年上映,票房分别为 5.19 亿和 7.85 亿;李芳芳的《无问西东》于去年 1 月公映,实现票房7.54 亿;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 年上映,斩获票房7.19 亿。
陈玉珊的《我的少女时代》(2015 年上映,3.58 亿)、郑芬芬的《快把我哥带走》(2018 年上映,3.75 亿)、吴君如 的《妖 铃铃》(2017 年上映 ,3.63 亿)、落落的《悲伤逆流成河》(2018 年上映,票房 3.56 亿)等影片票房都超过 3 亿元。
此外,还有《一吻定情》、《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亲密敌人》、《杜拉拉升职记》、《一生一世》、《失孤》、《被偷走的那五年》、《谁的青春不迷茫》、《一夜惊喜》、《万物生长》、《28 岁未成年》、《傲娇与偏见》等女导演的作品票房均超过1 亿元。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家协会会长饶曙光表示, 上个世纪 80 年代,女导演群体的崛起就是电影界比较突出的现象。现在活跃的女导演,都在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她们对社会问题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女性的视角让她们的表达更能呈现出温馨和温情。
不仅在市场层面表现出色,女导演的作品在各大电影节展也大放异彩。《十八洞村》在第 17 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上大放异彩,获得了优秀故事片奖、优秀女主角奖和优秀编剧奖,《超时空同居》获得优秀青年电影创作奖。李芳芳则凭借《80’后》提名了第14 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优秀新人导演等 4 个奖项。在纪录电影领域,也有女性电影人的身影。2009 年,郝蕴凭《决战太原》荣获第27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在去年的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郝蕴带着她的纪录电影《寻访马克思》亮相第四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目前,她的新作——澳门回归 20 周年纪录电影《澳门记忆》正在筹划拍摄中。
年过七旬的许鞍华,13 次入围香港电影金像奖,6 次夺得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她的作品《明月几时有》是第37 届香港电影金像的最大赢家,共拿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原创音乐等 5 项大奖。第 54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入围最佳影片的 5 部电
影中,有 3 部是讲述女人的故事;而在入围最佳导演的 5 位导演中,有 3 位是女性导演。张艾嘉执导的《相爱相亲》获得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在内的七项提名。而文晏执导的《嘉年华》不仅获得了第54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还入围了第 74
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此外,《我的少女时代》提名了第52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女主角等3 个奖项,《后来的我们》则一口气提名了第55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等5 个奖项。
薛晓路执导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在第 32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 21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 33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 9 届中美电影节、第 4 届中国影协杯、第5 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等电影节展上,提名并斩获奖项 30 余个。而李玉执导的《观音山》拿下了第 23 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贡献奖。
“电影不相信眼泪。”就电影而言, 最重要的是作品达到的成就。饶曙光表示,“ 女性导演之所以受到电影节展关注和青睐,还是在于她们对社会问题独特的表达和艺术风格上独特的气质。”
在第42 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剧本奖、第 55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获得“最佳原著剧本奖”的《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认为,“女性导演的作品屡屡拿下中外电影节大奖,这与全球范围内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社会地位的提升都有关系。”
2、观照现实,细节的表达能够温暖人心
“女性导演对于女性世界的观照以及女性视点,是观众比较喜欢的。” 李道新表示。细数近来女性导演的电影作品, 其实大多都是观照生活的现实题材影片,既有对新时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宏观展现,也有对当下职场女性、情感生活的微观表达。
例如苗月执导的《十八洞村》、《大路朝天》,展现了湘西精准扶贫和四川公路建设的伟大成就,折射出时代发展与变迁;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聚焦当代职场女性的独立与自信,传递出积极的人生观;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直击移民、代孕等社会热门话题,诠释了生活最本真的美好;李玉的《观音山》,真实地描述了小人物的生活百态,散发着独有的味道;赵薇的《致青春》、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则通过一段段回忆, 带领观众重温青春岁月的残酷与美好。
饶曙光认为,这些女性导演的作品反映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有女性独特的气质和表达,在艺术风格上体现了女性导演的细腻和柔性。他说,中国女性导演群体不像西方女权主义那样刻意强调女性的独特性,但在对社会现象做审视的时候,也带有女性的敏感,特别是细节的表达能够温暖人心。
电影《洋妞到我家》编剧、《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女性导演的作品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首先是强烈的自我意识,作品中往往包含着创作者“我的影子、我的理解、我的经验、我的成长”,甚至片中人物就是创作者本人。第二是女性导演作品文艺且浪漫,商业元素并不是非常突出。第三是女性导演习惯聚焦带有焦虑性的现实话题,代表社会女性、以女性视角表达对现实的思考。
当然,也有一些女性导演在题材、类型上做出了新的尝试。例如李少红正在拍摄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了》、陈力导演的《血战湘江》、李芳芳的史诗片《无问西东》、胡玫导演的历史传记片《孔子》、徐静蕾的悬疑片《绑架者》、吴君如的惊悚片《妖铃铃》等。韩家女透露,她认识的一位女制片人刚刚完成一部犯罪警匪题材的电影,还有一位她非常尊敬的女导演目前正在拍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以往女性电影人给人一种更擅长操刀现实题材的印象,可能因为选择有限。如果资本愿意给予女性电影人和男性同行一样的信任与机会,我认为她们可以成功地操刀任何类型的作品。”韩家女说。
在李道新看来,武打片、战争片、悬疑片等各种类型片的创作,不应该缺乏女性视角。比如,陈力导演的《血战湘江》,就为传统战争片“输入了新鲜血夜”——相较传统战争片,《血战湘江》在表达情感和人物内心世界理解方面,女性气质还是隐约可辨。
(下转第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