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23年春节档电影现象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电影局副局长陆亮;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张宏;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曹俊等参加研讨。研讨会由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陆绍阳主持。
2023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共产出票房67.58亿元,获得春节档期历史第二好成绩。《流浪地球2》、《满江红》等多部题材类型各异的影片集中上映,影片供给充沛、质量过硬,观众观影需求高涨,是2015年以来观众满意度最高的春节档,展现了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势复苏势头。
讨论中,各位与会专家和从业者们结合档期总体表现和具体影片创作,分别就艺术呈现、档期生态、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年春节档的带动下,随着内容制作节奏逐步平稳恢复,优质内容储备不断释放,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将持续复苏。
◎ 市场复苏 观众捧场
业内对2023年电影市场充满期待
陆亮在研讨会上对之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期待。他说:“期待这个令人难忘的春节档热潮能持续下去,期待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和热情能持续下去,期待春节档后其他连续的档期能把火爆的市场热度持续下去,期待中国电影人团结奋发快乐的精气神能持续下去,期待主题积极、百花齐放、类型丰富、风格各异、佳作纷呈的创作形势能持续下去,期待体现中国电影精神的影片走向世界的势头能够持续下去,期待电影理论界、评论界对中国电影深入解析并与创作者形成良性互动的风气能持续下去。”
张宏表示,作为3年疫情后一个十分特殊的档期,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表现强劲、全面飘红,不仅提振了行业信心,更说明中国电影人才还在、观众还在、市场还在。“随着疫情阴霾散去,2023年春节档群雄逐鹿,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这个耀眼的成绩表明,中国电影在观众心目中依然热度不减。”
他认为,2023年春节档影片类型更加多样化,其艺术价值、技术创新突破、题材类型构成以及产业发展动态升级等多重维度,都值得业界深入探讨、分析、总结。
张丕民也表示,中国电影人就是一脉相承,一棒接一棒跑到今天,大家都很努力,2023年春节档的优异表现说明中国电影人的考试答卷合格了,接下来希望大家在题材创作、影片供给等方面继续努力,在宣传、发行体系的建立和整体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上,作出新的成绩。
◎ 提升创作 加强传播
多方协力助推中国电影强势复苏
2023 年春节档,各部影片掀起观影热潮,上映作品品质获得观众普遍认可,多元类型和不同代际导演的创作力丰厚绵长,优异的档期表现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肯定。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暨文学院教授王一川认为,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质量过硬,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他表示,今年春节,观众在观影的时候,不仅能感受到亲情、正义等正能量,也能在愉快中得到提升,观众的认可和好评体现出了中国电影人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也表示,今年春节,看电影仍然是中国观众的“新民俗”,中国电影人的共同努力达成了全民观影的感动和热情,表现出了中国电影强劲复苏的活跃态势。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导演侯克明用“三有”概括2023年的春节档:“有思想高度和文化内涵,有美学品质和艺术追求,有观众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他表示,今年春节档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和良好的观众口碑,也给创作者们指明了方向,在接下来的创作中,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观众喜欢的电影作品。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当代电影》主编皇甫宜川认为,2023年春节档影片体现出了主创团队对电影创作生产和传播的把握能力。“比如说扎实的剧本,成熟的影像表达能力,演员的出色表演,制作过程中成熟的分工协作,不断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制作能力和顺应时代要求的营销方式等等。”
他还表示,中国电影人对电影真挚热爱和创新勇气,是这次春节档能够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的重要原因。“中国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和努力,中国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极大热忱热情,以及国家对电影产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今年春节档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因素和现象,都让我们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 加强海外推广 深挖类型创作
从业者分享创作心得
《流浪地球2》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也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据介绍,《流浪地球2》已于2023年1月22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8个国家上映,是2023年春节档中唯一一部国内与海外同步上映的影片。
该片编剧、制片人龚格尔表示,《流浪地球2》计划于在3月6日在俄罗斯上映,然后于3月底和4月初在非洲上映,“我们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想进一步让中国电影与更多的世界观众见面,这也是我们这次想做的一个小小的努力。”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红卫在研讨会上透露,《流浪地球2》并没有为了降低观影门槛而删减一些硬核科幻的设定与内容,这是因为主创团队的创作初衷,是全力打造一部精品的中国式科幻电影,而不仅仅是一部超高票房的商业大片。
张大勇是中影股份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经理,参与了《流浪地球2》的发行。他认为,春节档是全年门槛最低的大档期,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把全年唯一的一次观影给了春节档,春节档中门槛越低、下沉度越好的影片,越容易领跑档期票房。
在工作实践中,他发现当下的年轻观众是短视频、B站培养出来的,更习惯于接受另外一个语境下的内容。在研讨会的发言中,张大勇建议,创作者在坚持自己创作的基础上,也要建立好作品和观众之间搭建的桥梁。他表示,创作者们要多了解年轻观众的想法和需求,“电影有属性、观众也有属性,包括每个渠道媒体也有自身的属性,我们在工作时对接好属性、放在更合适的位置,创造更高的票房就好了。”
《满江红》票房已经突破40亿元,影片编剧陈宇也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他认为,在电影创作中应尽量准确把握各个类型的不同特点,“它是哪种类型,该有怎样的类型要素,观众期待在这种类型片中看到怎样的内容等等。”
他还建议创作者以类型为根基进行创新和突破:“我们不能把类型作为一种公式或者束缚,而是要利用观众对于此种类型的期待,进行创新和突破。”
◎ 讲述家国情怀 关注青年观众
期待国产电影创作打开新局面
今年春节档的市场表现也体现出了电影产业的一些新特点。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在发言中就提出春节档给行业带来的启示是要更加关注青年观影群体。他建议从业者们要呼应想象力消费需求的继续增长,“年轻人、网生代是中国电影的观影主力军,他们的需求应该得到电影从业者更多关注。”他表示,像《满江红》这种含有剧本杀元素和旅游融合优势的电影,都是青年观众追捧的项目,未来发展潜力会非常大。
在猫眼研究院院长刘鹏看来,今年的春节档给电影院带来了很多新观众,需要在今后提供更多的优秀影片来留住他们。“大档期是在拉新,小档期是在留存”,刘鹏说:“今年的春节档有33%的用户是低频的(第一次来看电影),进来之后能不能留住,要看后续档期有没有更多的优质内容,从历史数据上看,大档期会形成较大的观影潮,但想要形成观众有频次的观影,还需要有更多的类型片来填充大档期之外的放映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录音师陶经也认为,应保持影片供给多样化的势头:“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永远是美学上的讨论,我们要引领观众而不能讨好迎合观众,一个档期中,追着越来越尖僻、越来越窄的方向去创作是很危险的。”他建议利用社交平台和相关媒体对优质电影进行更大力度的宣传,不同风格类型的电影都要鼓励,“让观众看到、欣赏到影片中的美好,并从中得到慰藉、得到美感、得到善与真。”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2023年的春节档体现出了主流价值和商业运作之间的平衡。她表示,今年春节档的几部电影都在主流电影范畴,都带着神圣的使命,有着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情怀,也都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我觉得这得益于电影人打破自我约束的勇气,在这个春节档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效的送达,《满江红》里的诸多大反转,《流浪地球2》里的三次危机,《无名》的谍战,《交换人生》的同理心,这些概念的运用都是一场精神的历险,有爽感,也有对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深度思考,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她说。
在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刘嘉眼中,春节档是中国最为成熟和最具价值的“黄金档期”,虽然档期内时间并不长,但票房产出比率极高、聚集效应很强,也是重要的年度电影市场风向标。“从2014年开始,春节档的影片供应都是一年之内的集大成者,无论数量、质量还是体量,无论类型样式还是整体品质,都堪称各大档期中的翘楚。”她表示,多年来,中国电影都是一种产品经济配不上服务经济的产业,尽管坐拥全球最大的放映市场,却在优质产品供应上存在短板,“2023年春节档上映新片整体品质的提升,对于巩固春节档‘黄金档期’的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导演、编剧、演员赵宁宇表示,2023年春节档既是单个电影作品的小高峰,也是电影产业刀刃向内、自我革新、化危为机、团结协作的成果。在他看来,2023年春节档为之后的中国电影创作开了新局。
“目前,春节档已经告一段落,有关部门也进行了集中调度,不仅4月份有不少影片待映,五一档的市场格局也已初步形成,希望在之后的暑期档、十一档和下一个新年期间,我们有足够的‘子弹’,有足够的‘粮食’,作为从业者,我们既往前‘冲锋’,也在后方‘运军粮’、‘做军鞋’,同心戮力,八千里路云和月,一路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