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亦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从此前固定的题材创作程式中成功转型,是对内凝聚民族复兴精神、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从思想和精神层面引发观众的共情共振。聚焦建党百年,竭力探索出满足广大观众情感期许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用电影刻画党的革命先驱,用影像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立自强的故事,培养全党全国人民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博大的文化胸怀,闪烁着时代的精神光华,掀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高潮。
一、追忆峥嵘岁月,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生命力
主旋律电影彰显中国审美、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国民文化自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大量以回溯历史、致敬革命先烈、学习当代英模为主题的主旋律电影蓬勃涌现,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时至今日,现代化的媒介手段歌颂着革命先烈的精神气节,主旋律电影更是映射着不同时代的人文风貌。
新中国成立前,党中央支持延安电影集团与东北电影公司对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进行缅怀与讴歌,记录并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1939年)、《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1942年)、《桥》(1949年)等佳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民族复兴的新篇章,主旋律电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真实反映了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事迹与人民奋斗图景,如《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林海雪原》(1960年)、《小兵张嘎》(1963年)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发展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所服务,电影事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创作出如《城南旧事》(1983年)、《黄土地》(1984年)、《开国大典》(1989年)等影片。新时代,弘扬多元表达的主流意识形态创作理念,主旋律电影为观众注入时代所需、社会所盼、人民所想的精神力量,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如《红海行动》(2018年)、《流浪地球》(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2019年)等。
主旋律电影在创作路径、风格和体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主题选择上均围绕着中华民族牢固的传统美德根基,文化优势突出。承继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立足中国本位、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应注重延续传统美德的动态发展,使主旋律电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持久生命力。
二、践行初心使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
思想和价值观是文艺创作的灵魂。文艺工作者的作品创作都应始终将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纽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地融入影视作品,体现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弘扬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主旋律电影亦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广大观众,在欣赏主旋律电影的过程中接受道德熏陶,启迪心智,激发道德情感,展现道德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又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普遍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性,既有深厚传统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坚定国家社会发展目标又宣扬人存在的主体性,能够形成广泛的引导力和持久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依据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精髓,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蕴,汇聚着中华民族和西方先进文明的价值要素,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高度。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有机渗透于影视作品创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主旋律电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在政治、道义和精神上的团结统一。已上映的如《1921》(2021年)、《革命者》(2021年)、《红船》(2021年)等主旋律电影,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融入个体细节的描摹中,塑造了肩负民族使命意识的鲜活人物,呼应了对公平正义主流价值观的追求,呈现出广泛的共情能力和浓郁的家国情怀,最大限度地引领全民族的价值共识,共铸全民族普遍认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 推动手段创新,提升新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
在文化及相关产业持续增长的形势下,传统表达方式较之过去,效果大打折扣,文化核心价值元素的创新表达方式愈发需要完善和补充。适应时代新要求,必须将传统表达和现代表达、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对内话语和对外话语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影视作品创作以内容为根基,注重运用新渠道、新手法来大胆创新。近年来,电影人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思索全球电影技术发展态势及科技前沿,运用现有的新技术、新科技(如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VR等)服务于影视作品创作传播,同时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民族“精气神”,打造一批凝聚多元艺术感染力和中国文化精神的影视精品。主旋律电影作为民族“精气神”的重要载体,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营造思想和舆论氛围的重任,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以优秀作品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紧跟时代热点,如《中国机长》(2019年)、《夺冠》(2020年)、《中国医生》(2021年)等佳作,带领观众切身感受到当代中国的大国气质和文化自信,特别是普通人群中的道德楷模和好人好事,使人民大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
这些凝聚中华文化元素的主旋律电影获得高度肯定,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彰显着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结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之光,一个时代亦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使命。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卓尔不群的文化传统源远流淌五千多年至今,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新时代,互联网成为传播国家文化价值的重要平台,讲好中国故事,须深刻认识外来影视作品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观念,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日臻增强中国在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主旋律电影创作要求每一位电影工作者实现“见证者”、“创作者”、“宣传者”三重身份认知的统一,肩负起凝聚中国文化精神的责任,既要把握宏大叙事,亦要关注个体生活,以此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和源泉,进而创作出真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佳作,使当代主旋律电影在广度与深度上呈现多元可能性,始终贯通于公民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成为开创国家文化软实力新未来、新局面的强大力量。
(刘珂系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蔺清源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在读)